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1)

2023-01-05 20:33: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1)》,欢迎阅读!
苏武,刻画,人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

作者:李红梅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理综版》2012年第11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留胡十九年,历尽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虽然苏武之传未能单列,是附在父亲苏建的传记之后,但是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却使苏武的爱国志士形象在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也使《苏武传》成为《汉书》中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真可谓丰富多彩,这里,我们仅取其两点略作分析,即烘托映衬塑形象,精笔细描见精神。 一、烘托映衬塑形象

烘托本是国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即通常所说的烘云托月。此法引入写作中,就成了写人叙事、描景状物中的侧面描写手段。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形象,利用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就《苏武传》而言,烘托、映衬手法突出表现在环境烘托和人物反衬上。 1. 环境烘托,云真月明。

借助描写对象身处的环境,如地域、背景、环境、场所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是为烘托。借环境烘托人,以恰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气节是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苏武传》中的环境烘托即堪称典范。

首先,作者为苏武设置了一个大的背景——天汉(汉武帝)元年的匈奴。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原是汉臣的虞常企图刺杀叛汉降敌的卫律;而出使匈奴的副中郎将张胜又暗中参与了其事,结果谋反失败。彼时彼境,苏武的周围,有操纵生杀大权的单于,有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张胜的屈服,有叛将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可谓四面楚歌!而正是在如此险境中,在两次自”“三次招降的过程中,大汉忠臣苏武的形象才凸现出来。

其次,作者精心挑选了苏武备受艰辛的两个小环境——地窖和北海,借以烘托苏武坚韧顽强、不辱使命的光辉形象。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廪食不至。囚禁在冰冷潮湿的地窖中,苏武啮雪吞毡,数日不死;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上,杖节牧羊,痴心不改。那地窖,那北海,就是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见证,苏武忠贞爱国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站立在地窖中,挺立在北海上。真可谓 愈真而明,愈活而愈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人物反衬,月小山高。

反衬手法可以形成两事物间的极大反差,浓化艺术形象,突出主体特征。反衬多用于人物塑造上,即人物反衬,如以敌衬我、以弱衬强、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卑微衬崇……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从而使月小而山高。

在苏武这个具有坚定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仕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剑欲击”“举剑拟之。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帝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当李陵劝降不成,与武诀别之时,泣下沾襟,情不自禁地喟然感叹: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可见,苏武的可贵气节、崇高境界不仅震慑了敌人,也唤醒了叛将李陵的爱国之心、羞恶之心。这不仅是苏武人格的魅力,更是班固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魅力! 二、精笔细描见精神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因为对于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感情的重要方法,人物传记《苏武传》当然也不例外。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其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作者一方面极尽烘托映衬之能事,另一方面又展开正面描写,着力于细节,以精笔细描展现苏武的崇高精神。

在浓墨重彩写好一些典型场面的同时,班固对苏武长达十九年的生活作了简略的叙述,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极为简略的叙述中,作者抓住了最具感染力的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充分表现出苏武的坚韧和忠诚。

如在匈奴方面把苏武囚禁大窖、断绝食物供给时,苏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生与死的边沿,苏武啮雪吞毡,掘鼠食草,居然神奇地活了下来。于细微处见真情!果不虚也!这两处细节,寥寥数字,却生动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展现了苏武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真可谓字字千金! 这样的细节在文章中数不胜数,坚贞、顽强、爱国的苏武也就在我们眼前交相辉映。面对卫律复举剑拟之,苏武岿然不动。这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面对卫律絮絮叨叨的劝降,苏武默然不应;这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牧羊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落尽了节旄,却溢满了忠心!收尾处,作者饱含着叹惋、钦佩、欣慰之情写道: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白尽了须发,却坚守了气节,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这些鲜明感人的细节,使苏武的形象一次次丰满,一步步升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武自刺的场面描写,其细节描写精彩至极: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接受审讯),苏武不愿屈节辱命引佩刀自刺;苏武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苏。这些描写使情节紧张,充满悲壮色彩,而精彩的细节描写又真实地映衬出苏武形象。面对苏武自刺,周围人有着不同的反应: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a3c053de80d4d8d05a4f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