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2023-05-10 14:0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中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欢迎阅读!
修辞,文中,手法,哪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修辞手法是我们语文课程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中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修辞手法一共有64大类,79小类。

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舛互。

部分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拓展阅读:常见的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cd263c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