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分析

2023-04-02 01: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金作品分析》,欢迎阅读!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

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1931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1944年发表的《憩园》另辟蹊径,脱离了自身在早期创作中的简单价值和是非判断取向,转入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这篇小说成为他所有小说中意义最为复杂的文本之一。同一时期,于19468月,连载于上海《文艺复兴》月刊的《寒夜》又与钱钟书的《围城》一并显示了小说“复兴”的气势,40年代的中国文坛抒写了凝重厚实的一笔。 三、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 ()《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

觉新是《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许多的矛盾面和复杂性。觉新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官僚的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觉新自小就很聪明,上中学时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但父母双亲的先后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被迫挑起这一房的责任,成了一个傀儡,过着矛盾、痛苦的生活。他的爱情、婚姻也被封建家族无情地破坏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觉新凭着心底燃烧着的青春的火,也愤怒过、争过,然而,经验让他明白反抗是无望的,所以他只能以敷衍为武器,顺从所有的人,以寻求平衡,求得一时的安稳。他试图维护封建大家族的秩序,在长辈们面前委曲求全,却又怀抱着一颗帮助觉慧的心,试图向封建礼教反抗。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挣扎,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服从,忘却了反抗。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环境的压迫使觉新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个矛盾者。 在巴金的笔下,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热血青年,他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在西式教育和进步报刊、五四思潮的影响下,他办进步


刊物,写批判文章,参加学生运动,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家”正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最后毅然决定从家中出走。他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影响下,摒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和家里的婢女鸣凤相爱,从觉慧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那些进步而又略显“稚嫩”的青年的形象。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以诚挚的感情和抒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青年女性形象。在这些青年女性身上,作者倾注了自己热烈而浓重的感情,为那些美丽而纯洁的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痛和压抑。作者在愤怒地喊出“我控诉”的同时,更坚信:“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无论黑暗势力如何强大和冷酷,它必然冲破重重阻力,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四、巴金作品中流露的反封建意识

我国第一部揭露封建思想吃人礼教的长篇小说主要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人们的观念与思想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后,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小说中对封建思想的揭露以及新民主制度的介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小说内容主要对封建家庭的没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然后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小说具有浓烈的反封建意识,巴金通过描写封建大家族下的少爷小姐以及仆人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并且巴金还透过塑造富有反抗封建思想的少爷小姐,暗示封建制度最终毁灭的结局。尽管这些少爷小姐处在上层社会的中,享受着丰富的荣华富贵,但是他们却敢于反抗封建家庭,是由于封建制度严重戕害他们身心造成的结果。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也刻画了一些列因为受到封建制度压迫而最终以死亡为结局的凄惨人物,详细如下:鸣凤是作者花费大量功夫刻画的一个婢女角色,其因为贫穷而被转卖到高公馆中成为仆人,从此过上为牛为马的生活,不断遭受屈辱。虽然觉慧与她相恋,但是面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最终还是被高家老太爷将其作为一件礼物转送给冯乐山,就算鸣凤不断哀求大太太,却依然逃不过被送人的命运,最终只能投湖自杀,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不仅鸣凤,婉儿也面临着凄惨的被送人的命运,只能无助地躲在花轿中哭泣来诉说封建社会的吃人制度。巴金还在小说中塑造了倩儿这个婢女角色,她因生病而无法工作被主人认定为偷懒,生命受到威胁时,高公馆的主人们以封建等级制度拒绝为其找医生,由此导致倩儿只能一个在苍蝇乱飞以及满是臭味的小房子里走完其凄惨的一生。巴金通过对当时下人们悲惨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等级的吃人制度。

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长篇小说中,其着重对封建制度下的反叛者以及牺牲者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旨在抨击封建制度对当时人们的迫害,同时也预示了封建制度最终会走上灭亡的道理,因此该部小说的反封建意识浓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f13235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