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解:君子之道

2023-05-03 01: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易经讲解:君子之道》,欢迎阅读!
易经,君子,讲解

易经讲解:君子之道

易经讲解:君子之道

《易经》的学问错综复杂,我们研究《易经》,每一卦都要搞通。现在孔子所提出的,是同人卦第五爻的爻辞。刚才讲过同人卦,“先嚎啕而后笑”,孔子说这现象是形容什么?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是讲君子之道,不是讲小人之道。所谓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

君子随时可以变成小人,小人有时候也会有君子之道,所谓盗亦有道。以此道理来看,世界上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是很难分别出来的。好人有时会很坏,因为好人那个好太好了,好得让你受不了,比坏人还令你难过。

因为他是个好人,很固执、很呆板。这时候你叫他转弯,他转不了弯的,那比坏人还难办。所以古人常说,宁可用真小人,不敢用假君子。

假君子比真小人还要难处,真小人还好办。所以君子与小人是卦中的代号,好与坏很难辨别。不像小孩子们看电视连续剧,好人、坏人,一看就知道。我们只能从他的`言行中去辨识理解了。

孔子对君子之道所下的断语是“出、处、语、默”四个字。真正人生的问题就是出、处的问题,古人常说,人生最难的是出处问题。

尤其是在动乱的时候,政争激烈的时候,你出不出山?这一步很难。出处问题是人生的第一步,看你怎么站。人生第一步很难啊!这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行。我们研究三国诸葛亮的本传,知道曹操也在拉他,东吴也想用他,很多人都在拉他,但他却高卧隆中不出来。

第一步看准了再站出来,这就是出的问题;不对了便回去,这便是处。所以君子之道的出处,该进该退?该说不该说?不该说时一个屁都不放;该说的时候虽千万人吾往矣!丢了性命也不在乎,非讲不可。所以语默之间、出处之间,都是相对的。这就是错卦、综卦的道理。

!


语。”“或”是假定之词,假定应该出来,或不该出来。像现在竞选民意代表,应不应该出来竞选?这中间作决定很难,就是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的问题。下边孔子讲出一个道理来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两句话,小孩子们都会说,就是出在这里。只要两个人同心协力,“利”不是利害的利,是锋利的利,像刀子那么快、那么利,连黄金都切得断。所以团 结同心共事业,就是同人卦。后世为了加强它的意义,就把同人的人,改为仁义的仁,所以我们现在把同事也叫做同仁。

比如股东合伙做生意,二人同心,其利就断金,相反地不同心就完了。尤其是夫妻呀,朋友呀,两个人利害相同,同心协力,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所以“同心之言”,同一个思想,同一个观点的话,“其臭如兰”。这个臭不是香臭的臭,不作形容词讲,臭就是味道。

同心之言,那种味道像兰花一样,永远清香的。这也就是形容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辞,“先嚎啕而后笑”的境界。“先嚎啕而后笑”,也是形容人快要冻死的情形。

到了北方冬天下雪,假使两个人走路,一个人衣服穿得少,冻得他发抖,大声“嘎……”地叫起来,你赶快要准备了,甚至你可以帮助他,把他掐死也可以,因为他就要死啦!他的样子看到好像在笑,实际上是冻得他神经都在发抖。冻死的人都是笑面孔,这是常识。

这个现象,也是物极必反,高兴到极点会哭,伤心到极点没有眼泪会笑。大家观察精神病人,有了这种情形就很严重,几乎没有办法救了,除了药师佛来。孔子以同人卦这一爻的爻辞,作了以上的引伸。

孔子《系传》,我们现在看它是一篇一篇的,当时孔子《系传》的写法,等于我们现在写白话文一样,一条一条的。他研究到某一个卦象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原理,便把它记录下来,后人加以整理,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05cc56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