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英语课堂学习方法对比论文

2022-12-12 15: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英语课堂学习方法对比论文》,欢迎阅读!
英语,学习方法,中日,课堂,对比

中日英语课堂学习方法对比论文

中日英语课堂学习方法对比论文 1 中日语言课堂学习起源及发展



1. 1 中国英语课堂学习的起源及发展 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前,中国没有正规的英语学校,英语教学只限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在京师同文馆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陆续兴办起一批新式学校。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都选英语为主要或第一外语课。其他课程也全部用英语授课。在清朝末年已出现了中等学堂和高等学堂的英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英语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现在的课堂学习以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为主, 教师主导课堂并指导语言学习者掌握英语的基本规律及运用技巧,使其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中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课堂学习的目标及进度通常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日程而定。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以教材为主,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练习。在传统外语教学法的指引,大部分的教学纲要都是以书面考试作为指挥棒,并不考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1. 2 日本语言课堂学习的起源及发展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课堂学习始于明治维新后,随着西式洋学堂的创建和外籍英语教师的引进, 英语课堂学习初步发展起来。但在明治维新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英语课堂学习随着国家在不同阶段面对的不同形势而左右摇摆和反复迂回, 处于跌宕起伏地曲折发展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日本英语课堂学习,侧重对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需要出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设置灵活化, 70年代的日本英语课堂学习,由于高考'需要,几乎所有中学都开设英语课程,英语学习得到空前的重视, 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日本英语课堂学习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教材编写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日本涉外经济发展和促进外语课堂学习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80年代英语课堂学习发展的基础上, 90年代日本英语课堂学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日本政府于2002年形成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以及2003出台的《培养 “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明确了课堂学习改革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具体表现为:改善英语;提高英语教师的指导能力; 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

2 利弊比较我国英语语言学习是传统的英语学习法。

它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能使学习者有坚实的语法基础,能够有效地指导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基本规律及运用技巧,为其进入语言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二是在传统英语语言学习法的课堂模式, 教师能在相对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解释大量的知识点。三是这种学习法能有效地帮助语言学习者应对各种测试[1]。然而我国英语语言学习法的弊端也非常显著。第一,传统英语课堂学习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语言学习者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这种方式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并且严重影响语言学习者对英语的热情。

第二,传统英语语言学习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测试,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语言学习者并没有机会和精力去体会英语学习的真正内涵,因此学习模式在客观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其作用主要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交流[2]。第三,每个语言学习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成长的环境、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及学习知识的习惯。但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语言学习者发挥自主性的可能性较小,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日本以新型的英语语言学习为主,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主导地位并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他们的英语教师主动地改变教学风格,改进课堂管理的标准。因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0eda2d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