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优秀说课稿.

2022-04-20 11:0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
优秀,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本篇所记述的



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凭



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



晋师,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



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



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



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



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说学情:



1.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与必修一一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 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



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不过,由于初



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



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



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



总结归纳。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



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



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认知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



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



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串讲法,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



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3、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



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



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



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通过讲著名科学



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 我宁可把这家伙枪



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的事,从而引导



进入新课



()介绍《左传》及出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图介绍相关背景。

(三)整体感知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①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②人们认识事物的



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



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 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4.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四)师生共同总结概括本文的结构,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再次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人物个性。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



1.根据上节课概括的文章的结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 语言艺术



2.根据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每组推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劝退秦师-------转危为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25026a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