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书籍印刷价格

2023-01-02 17:2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清时期书籍印刷价格》,欢迎阅读!
明清,时期,印刷,书籍,价格

明清时期书籍印刷价格

书籍史与印刷史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行为历史的领域,很多传统社会里只有书籍史,却没有印刷史。由于印刷术在中国7世纪,或者最迟到8世纪已经发明,到了明清时期,书籍史和印刷史已不能分开来研究。然而,印刷史的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都受到书籍史研究方法的影响。过去,国印刷出版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与版本以及目录学等方面。对雕版、活字技术、版本、书目、出版地点、出版家、书铺、堂号等的搜集成绩可观,此类研究以张秀民和钱存训等的研究最有代表性;从中国、韩国及西方印刷厂、造纸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印刷史在世界历史视角下的意义,以潘吉星的研究为最特出。然而,学界对雕版印刷之于中国社会流动、文字文学发展、教育普及、权力分配、群体意识的塑造和扩散等的重要作用很少讨论,更不用说深入研究。有关书籍市场整体的商业化程度也缺乏概括性的综合估计。这种情况自1996年开始在国外的中国史研究学术圈里有了大的改变,一部部有关中国印刷史的专著在美国汉学界迅速出版º。这些著作除了涉及一些如刊本的统计、书籍目录列表以及商业印刷书铺、堂号等传统问题的资料收集之外,还开始注意印刷对社会文化各方面影响的研究。

从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明清书籍史,必须对当时的商业印刷与书籍史的关系有一基本了解。然而就是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学者们直到现在才开始重视对书籍市场商业化这个问题从宏观与跨时代的角度来探讨。明清书籍市场商业化的问题不但对中国印刷史的研究极其重要,而且与当时的教育文学、社会流动、经济发展、文化知识的传播、群体认同意识的塑造与流播、地方精英等重要问题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中国书籍史与印刷史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中国在晚清以前有关印本书籍市场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书籍价格、成本、书籍的印刷数量、印书铺的数量和地理分布、书籍的流通渠道与刊本流通的地理分布等。一般来说,书价越便宜,商业程度越深;书籍印刷量越高,流通量越大;流通渠道越多样化,商业刊本流入社会各阶层越深入、越广延;书籍流通的地理分布越广,书籍市场的地理伸延越周遍。然而,有关中国印刷史这些传统性的问题,现有的资料极其缺乏。尤其是书籍的印刷量、成本、价格的资料,较之于西欧书籍印刷史研究中所能找到的资料,可谓凤毛麟角,这些资料的缺乏导致研究中国书籍市场十分困难。由于这个缺陷,学者不得不利用其他的资料,用间接的方法对中国印刷商业化的研究作臆测性的估计。最近研究中国书籍印刷史的专著往往依靠对存世刊本和传统藏书目录中所记载的书籍来进行估计。

要研究明清书籍价格,依赖有限的书价资料是极为不够的。书籍作为一种商品,在当时的价格 体系中的价位是怎样的,必须对书籍印刷成本进行客观考察。对明清刊本的成本作一概括性的估计有助于对书籍价格的宏观了解。



雕版书印刷成本中比例最大的是刻工的雕刻费用和雕版木料、纸张的费用。为了估计晚明时 期书籍的相对价格,我们先来看有关开支的花费。雕版印刷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木印板,在不同的木材中,最常用的是枣木和梨木。尽管明代书籍生产成本的分项记录存世有限,但根据当时各类不同资料中的物价数据,我们仍然可以建立一个各种雕板的价格表¹。每板价格0.1)014两银的枣木无疑是价格最高的优质木材。相比之下,梨木板的价格就低得多,一般尺寸的梨木,每板只需0.03两银。一般来说,一个刊字匠一天能刻100,而一个熟练的刊字匠能刻150字。每刻100,一些印刷作坊就会付给刊字匠0.03两银,还有一些会付20,相当于或接近0.02


两银558毛晋付给他雇佣的刊字匠的工钱为每百字0.03,这已经算是刊字匠的高收入了»但在一些极为少见的情况下,刊字匠的工钱可以达到每百字0.05两银¼。可见,明末和清初刊字成本是从每百字0.02两银到0.05两银不等。



除刻工与刻板的费用之外,印刷书籍的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纸张。在不同的印刷用纸中, 江西永丰出产的绵纸最好,也最贵,其次就是常山柬纸,最差的纸当属福建和江西产的竹纸(七纸和毛边纸)110。福建出产的竹纸价格最低,质量比较低劣。然而到了万历中期,福建的竹纸制造商对纸的持久性进行了很大的改良,改良后的竹纸为出版商纷纷采用,17世纪中期时的价格为每百张0.026两银½。万历中期之后,印刷的书籍更多是用价廉物美的竹纸了。尽管胡应麟(1551)1602)对福建竹纸的质量多有贬斥,但在他所有的两万卷藏书中,却有90%是用这种纸印5717世纪20年代之后,几乎已经没有人用白绵纸来印书了¾。毛晋刻印的书绝大部分用的也是竹纸540对刻字、雕版、纸张成本予以估计后,我们来看看两本刊本的费用记,由此或可进一步估计印刷书籍的大致成本。此举并非要精确算出印刷这些书的成本的具体组成部分,这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此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成本范围,进而证明上述对明清时期书籍价格分析与估计的合理性。



1608,杭州的地方士绅捐钱为当地地方官的贡献建立祠堂,以示感激,记录所有捐献、花费 和功名册的文书后来被整理出版为5李公生祠纪义实录。印对联和堂内匾额碑铭,加上580份书的总开销一共是6.72两银。这是一本单册书,24整页[14]6-18。我们不知道印对联和写制堂内匾额碑铭的费用占多少,但不妨高估成本,暂时把6.72两银都当做刊印580本册子的成本来算。



即使是这样计算,每一本的成本仅仅是0.011两银而已。这里的成本包括纸张(20本是绵纸,其余560本是竹纸)、刊字(含工资和伙食)12块板、墨,以及刊刻、印刷和装订的劳动力。这份记录将所有花费逐项列出:刊字匠(含工资和伙食)和木板2,印装20份绵纸本0.24,印装560份竹纸本4.48两。其中第一项的2两银被进一步分成木板和刊字匠工资: 0.36(块板0.03,12)1.64(两面雕刻12块板,每块刻工0.136)那么每刻一面的平均刻字费用就是0.068两银。上面说刻字每百字的费用是0.020.05,这本书的刻字费应该是每百字0.02两或稍低一些。如以0.02两算,便是40字一页。一块版面的材料0.015,上刻字费用0.068,0.083两。这个成本没有包括纸的成本。上面我们暂时把6.72两都当做刊印580本册子的成本来算,也即把那些与印制书籍成本无关的费用都算在里面。即使是这样计算,每一本的成本也不过是0.011两银。3详细计算了可知的分项成本比例、单印面的分项成本及其比例。各项成本之中花费最大的是纸张,70.2%,刻工费用24.4%,木板费用最低,只占5.4%。如果连绵纸、竹纸一起算,每本的成本是0.011 5两。这里没有分开列出印墨和其他的小项杂费,但根据上面总开支、总印数580本的单位计算,这些费用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不足以影响对板、刻工、纸张的成本比例计算。

扩展阅读:http://www.china-zhantai.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30dc38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