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大算盘

2022-06-01 12:5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里巴巴的大算盘》,欢迎阅读!
阿里巴巴,算盘

阿里巴巴的大算盘

作者:暂无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3年第22



本报记者 甘露

种种信息表明,阿里巴巴的野心是要成为电商领域的IBM,而非沃尔玛。

阿里巴巴是最近一个月最火的互联网公司,到处都是它的好消息。经济学人撰文称之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福布斯连篇累牍力推;纽约时报认为其价值1000 亿美元,而且成功举80 亿美元。还有相当亮丽的2012 Q4 业绩;收购新浪微博股权;收购高德地图股权;最近又启动“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网络”),正式将触角伸向了物流。

一系列的事情串在一起,不得不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有人曾将阿里巴巴的业务称为

SoLoMoCo,即社交、本地、移动和电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以电商为核心的商业生态。这样的形容也正好符合了马云之前所说的“one eco-system”概念。现在看来,一切似乎正在按照这样的愿想行进,阿里巴巴是想成为电商系统的底层建筑,而非电商本身。

阿里造“城”

阿里巴巴现在要造一座“智慧城市”。淘宝是市集和大卖场;天猫是品牌专卖店;一淘是城市街道和路牌;支付宝、小微金融和聚分宝是城市的金融系统;阿里云等数据业务则是城市的全部运营信息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这座城市“活”起来。

给力的是,阿里巴巴已经攒足了钱、铆足了劲在添置家当呢。据悉,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卸任CEO 的前一周,阿里巴巴与9 家银行签署了80 亿美元的融资贷款。阿里巴巴集团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公司手握50 亿美元现金,正在酝酿未来一年内的一系列收购计划。”回头看阿里巴巴现在的投资列表,已然有了陌陌、虾米网、快的打车、墨迹天气、友盟、丁丁优惠、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等一系列当下火热的应用。不知道下一个被收到碗里去的会是谁,但是阿里这座城市如今不仅有了生活不能缺少的社交娱乐中心,还有了物流平台。马云说,“‘菜鸟网络’可能失败,但是万一成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革力量。”

这是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的另一个尝试,也是阿里的数据金矿价值的持续释放方式。“如果这些收购最终整合得力,阿里可以从社交、音乐O2O、地图、旅游等应用上获得移动领域的大量流量,并继续保持其在PC 时代的巨头地位。”电商行业观察人士鲁振旺说道。

但阿里的野心还不止于此。成为电商,然后又超越电商,这只是阿里的第一步。这座城不是单唱“独角戏”,它想要成为整合电商的巨头,让更多电商加盟。它还希望能够成为“移动的、个人的阿里”。

据悉,阿里巴巴接下来会从B2C 转入C2B 之战,即把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低成本、高存货的运作模式,转入到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实现商业价值链的再造。

此前,海尔已与淘宝共同推出了定制团服务:淘宝参与到海尔的研发过程中去,在淘宝网上收集买家投票,根据买家投票结果定制包括电视机面板、大小等规格。根据淘宝提供的资料,


此次定制团的交易额达到6750 万元,共售出商品43000 件。阿里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说,“这是看得到的未来,因为大数据时代使得C2B 成为可能。”

但是,对于阿里来说,这是“造城”最难啃的骨头。无论是淘宝还是天猫,其存在的模式是平台式的。“看得见的未来”则是去平台化的、个性化的专卖店。倘若用户不在城里逛,城市的价值就很难最大化;倘若用户需要逛很久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那么就既不“移动”,也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

相较于马云所述的“平台、金融、数据”这三部曲而言,“移动的、个人的阿里”正好在它们的对立面。IBM 早就放弃了终端,阿里知道自己并不可能打造去中心化的终端。它希望通过陌陌或微博这样的入口来创造出新的入口,可以在不破坏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可这绝非易事。因为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SNS 和电商的联姻结局是美满的。

大数据的局

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一系列收购的背后,隐藏着马云在大数据领域的布局,并借此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具想象空间和高估值的“大数据蓝图”。众所周知,支付宝和淘宝系产品积累的是购物和支付类数据。现在再通过并购和投资,将众多个体的“小数据”集中在了一起,可以预测,这将会构成更庞大的可供分析使用的大数据中心。

阿里金融就是其大数据挖掘的最好范例。通过分析淘宝、天猫、支付宝、B2B 上商家的各种数据,为平台上的卖家提供无抵押小额信贷服务。同时,阿里又通过实时监测贷款商家的交易、退货、评分等经营情况,能随时了解客户还款能力,一旦客户交易情况下滑,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从而规避贷款风险。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 年底,阿里金融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已经超过20 万家。同年11 初,阿里金融的坏账率仅为0.9%,低于很多银行。

此时,阿里巴巴正准备将这些经验复制到新浪微博和高德导航中。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数据交换”约定,新浪微博的5 亿注册客户在新浪微博的痕迹,都将被阿里巴巴通过大数据挖掘出背后的商业价值。

相信一些用户已经发现,自己在淘宝搜索过的商品,也会出现在自己新浪微博主页的下方。这些不断推送的精准广告,将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大的流量和收益。而且淘宝商家已经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应用“优物库”,实现在微博开店。双方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方面已经开始了深入合作。

有业界专家分析认为,理论上来说大数据是未来电子商务甚至一切商业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基础,但是这一概念的应用仍然在探索之中,大数据的机会在哪里,或许阿里巴巴还没有搞清楚,但是已经足以为其IPO 再添新的想象空间。

而这样的推测并不是无据可循。阿里巴巴这一个月的浩大的声势可以理解为是为高估值上市做准备,因为想当初B2C 业务上市的时候的声势比现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其与快递公司联手推出菜鸟网络,正是双方共同应对短板的权宜之计。“阿里巴巴此时宣布大规模物流计划,明显是为IPO 增加筹码。”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同一时间,马云也向外界透露,“虽然仍无时间表,但阿里巴巴已经排除美国上市,仅在中国香港实施上市计划。”投行分析师预计,阿里巴巴或在今年下半年IPO,最晚也不会超2014 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65e3c3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