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2-04-18 19: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平凡,形象,人物,分析,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分析

《平凡的世界》中塑造最成功,给人印象最深刻,精神内涵最丰富的角色非孙少平莫属。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他奋斗的一生展示了农村青年拼搏努力的精神面貌,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显示了不断进取努力的拼搏精神。



标签: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拼搏精神

一、孙少平人物形象分析

一是不甘屈服、勇于奋斗的顽强精神。黄土高原的苍凉广阔土地,困难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淳朴的性格、善良的内心和永不服输的倔强。他不甘于做一个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于他这样一个出身农村却试图摆脱一辈子修理地命运的自己来说,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高考。但是由于知识的欠缺和时代的机遇,孙少平最终还是名落孙山,通过考学成就一番事业的道路被彻底葬送了,无奈地回到了双水村,开始了农民的生活。



回到双水村后,在各方的努力下孙少平有幸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这对那个时候的孙少平来说,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工作,不仅可以摆脱繁重的农业劳动,还能用自己的知识教育别人。但少平选择了远方,孤身一人来到黄原这个陌生的城市,干起了揽工的活儿。黄原城的揽工汉经历让少平迅速成长,也让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进一步提高,单调乏味的揽工汉生活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渴望自由,望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的青年。



后来由于田晓霞的帮助,孙少平进入大牙湾煤矿,成了一名煤矿工人,他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他成了公家人。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孙少平学会了吃苦耐劳,表现出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即使如此辛苦和艰难,少平依然拒绝利用田晓霞和他父亲的关系,把自己调出煤矿,这其中既有之前提到的出于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另一方面,可以说少平抗拒城市生活,在他的意识里只有矿上这种繁重的劳动才能让他充实,这也正是少平的人格魅力所在,他是个精神斗士,注定要活在抗争中。



二是困难重重、难得善终的爱情经历。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无疑是个悲剧,他不仅仅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恋情之所以会最终香消玉损,这和孙少平身上或多或少挣脱不掉的悲剧性格有关。贫困的家庭,艰苦的环境,使得孙少平过分自尊,自己爱上的是一个高干之女,家境优渥,地位显赫,残酷的现实摆在少平面前无法改变,更无法逃避。少平在他和田晓霞的爱情面前内心无数次挣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巨大阻力,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以及地位、身份各种不同作用,最终酿成了他们的悲剧情节。



田晓霞曾说我为我的‘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啊,在真正的爱情中,有谁会在乎对方是个煤矿工人还是企业老板呢,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相敬如宾的尊重,是一种为了对方,想变得更好的付出,是一种心甘情愿和他一起同甘共苦的




决绝。少平和晓霞间的爱情正是如此,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新的思想、知识、经验和力量。然而孙少平的爱情历程却最终以悲剧性而结局,作者并没有为了刻意追求爱情的完美结局而让他们走到一起,而是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形式,孙少平和田晓霞最终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是随着田晓霞的英勇牺牲,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两个不屈,善良,进取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二、孙少平坚强性格成因分析

一是家庭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平凡的世界》展示了黄土高原上时代的贫困和农村生活的困苦,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孙少平成长的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正从十年浩劫的巨大创伤中开始复苏,求学期间的少平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孙少平从小就养成了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性格。除了家庭环境外,他的工作环境也是少平性格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孙少平处在社会最低层,他在黄原做过揽工汉,干的都是些最苦最累的活计,盖房子,砸石頭,可无论什么活,再苦再累他都干。长期的艰苦劳动,使他确立了自己艰苦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养成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个性。



二是作家的创作心理。主人公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塑造倾注了作家路遥对农村困难青年的特殊感情,表现了1975年至1985年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以及属于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其人物的奋斗历程富有丰富的内涵与永久的艺术魅力。孙少平不甘于旧藩篱的束缚,没有在家乡哥哥开的窑厂上过着安逸的生活,而是依然选择了背井离乡,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求自身的人生价值。这里的少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青年,在他身上,作者寄托了对新时期青年的期望和关爱,少平所遭受的苦难不可谓不深重,但正是这些艰难困苦,给了他坚毅勇敢的品格,令人钦佩的坚强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作者希望用这样一个保尔似的人物,给读者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灌输一种不惧艰险的勇气,传达一股不畏出身低微奋发有为的能量。



三、孙少平精神内涵的启迪意义

关于苦难的学说是贯彻孙少平一生的思想主线,正是他对苦难的深刻认识使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保持着奋发有为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持孙少平奋斗不息、坚忍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坦然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孙少平奋斗的一生深刻揭示了他勇于拼搏的人生观:有经过了苦难的洗礼,人生境界才能达到高尚的层次。孙少平的这种拼搏精神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揭示了人生拼搏的境界,只有不断拼搏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曹斌.简论路遥的成长关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元英.路遥小说创作中政治意蕴的文本体现[J].大众文艺.2010年第15.

[3]路遥.平凡的世界.路遥文集(一至五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982c1f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