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2023-03-23 23: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欢迎阅读!
同一性,确立,自我,学生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一、 问题提出

对于许多青少年晚期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升入大学以后,年龄学习压力比中学减轻了很多,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校社团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寻求自我了解与自我追寻,因此,建立自我同一性成为了大学生要解决的中心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同一性渐成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己的本质、价值观和理想目标等重大事件的较完善的、前后一致的意识,也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依靠于过去并决定于未来。它植根于儿童期,贯穿于人格发展的始末,持续人的一生。青年期是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发生混乱的时期。青年同一性的确立,标志着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否则,将会发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同一性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将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马锡亚继承和发展了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将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化,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他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即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延缓。为我们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提供了指导。 二、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时期。在大学阶段,学生将面临着学业、择偶、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并出现了一系列学生


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困惑,即发生了自我同一性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与冲突

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着理想的憧憬,但这时的理想往往也是主观臆想的,随着大学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包括由老师的叙述及对社会的接触与了解,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产生着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 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与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但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为了避免自己被伤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带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这种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又对他人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产生较强的心理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为此经常感到孤独。 () 积极进取与消极退缩的冲突

一般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放弃。比如有些学生总是计划好好学习,但是打游戏的诱惑,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在选择暂时的退缩之后,又不甘放弃,依然渴望追求与进取。 三、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 正确的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名,大学生要准确评价自我,做到不骄不躁,对现在和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准确的评价和符合实际的规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一是自我开放,自己主动的暴露给别人,同时让别人走进自己;二是比较法,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全面的看待自己;三是在别人眼中看自己,使自己不局限于自我的认知和定位,做到更加客观。 () 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校有不少社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才干。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c548c4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