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同一性的认识和疑惑

2023-03-23 23: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自我同一性的认识和疑惑》,欢迎阅读!
同一性,疑惑,认识,自我

对自我同一性的认识和疑惑

我是一个很独立,情感上很少有寄托,生活方式很简单的普通人。我会想很多,大多是关于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我渴望改变,但怕形式的改变会使本我渐渐消失,我一直明白生活会慢慢消磨我的本性,使我成为被人格面具左右的社会人。但我努力地充实自己,想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让自己晚点消失,能让自己带着现有的记忆去成为我之前的我。我不喜欢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我乐于帮助别人;我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但只要尽我所能就无愧于心。我觉得现在的我的生活很简单,有热饭吃,有热水澡洗,有时间复习,有同伴打球。

现在的我,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属于自我延迟。不过这只是官方的说法,按照下面我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将我划分到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

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稳定只不过是相对的,而改变才应该是永恒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成熟,与同伴之间的信任感,在择业问题上的顺从和反抗,与恋人之间的亲密感。 成熟

什么是成熟,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年龄的增长,二是个人阅历的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机能逐渐完善,各种神经系统成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必要的生理基础。就如双生子爬梯实验,再多的训练还是需要个体的成熟。个人阅历的丰富,是个体对处理现实事件经验的储存。人们常常按照自己方式处理问题,而这种方式是我们认为最安全的方式。就如CPC循环,各种强化导致各种机制的形成,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定式,做事情时的思维固着主导着我们最安全的生活方式,而改变有风险,或许我们更愿意绕远路走一条看似平稳的路而不是跨过一条有点湍急的河流。 信任

包括同伴之间的信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信任。与同伴之间的信任更能形成安全感,鲜有被背叛,孤立的恐惧,减少孤独感,形成自己的情感支持系统。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安全感缺失会导致焦虑和防御机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安全感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感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的实现和对学业的喜爱程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良师为学生打开一扇缤纷的大门,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择业问题上的顺从和反抗

大学是学生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必不可少的要谋划自己未来和职业。我认为最能影响一个人的择业,就是家庭因素。父母是重要的影响人物。家庭条件好的父母或许已经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他们可以顺从或反抗,不同的选择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的思考,也影响着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家庭条件一般或贫困的或许更倾向于找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对自我的真正实现就退而求其次了。 亲密感

亲密感主要是男女朋友之间。恋人关系更多的是发展一种责任感,信任感,忠诚性。成为将来婚姻的奠基石。

个体的成熟,与同伴的信任感,在择业上的顺从或抗拒,与恋人的亲密在一定程度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我对自我同一性的完成有不解和疑惑。

什么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的完成是对自我有一个自己和他人都满意的评价,有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有好的成就,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完满的家庭我觉得那只是社会性的自我认同的完成。是本我越来越压抑,自我越来越现实,超我越来越淡薄。追求梦想成就理想目标方向,那是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所必需的,而真正自我的实现,不是可以用这些所谓积极的词汇所能定义所能描述的,这种实现更像一种高峰体验,因人而异。而且在不同的方面自我同一性表现也不同,只能通过在大部分时间和情境下有较稳定的状态来评判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是个体身上所存在的是确确实实自我的表现,存在即合理,又怎么能排除在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056557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