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教研组课题研究计划 一年级数学

2022-03-21 08:24: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xx小学教研组课题研究计划 一年级数学 》,欢迎阅读!
教研组,课题研究,年级,数学,小学

xx小学2018年秋期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教研组:一年级数学 教研组长:xx 时间:20xx9 1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这个问题。

二、研究目标

1、使一年级小学生掌握2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口算技巧;

2、实现口算到笔算的过渡,提高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速度及正确率,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3、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

4、培养一年级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习惯、思考习惯、检查习惯、改错习惯等等)。 三、研究过程:

第一步:调查分析班级学生的口算实际情况并分析原因。

1、以本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提问形式调查学生对口算题的喜好。 2、测试学生的实际口算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做口算题的方法。 3、具体分析学生口算中差异的原因。

第二步:培养兴趣,对症下药,探究方法。

1、利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及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借助学具、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算理,初步渗透数学思想。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熟练口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第三步:有效训练,提高能力。

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扎实有效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四步:经验总结。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口算情况和差异原因。

2、案例分析法:每一环节实施后,细致地进行阶段性分析。 五、研究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计划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夺红旗、抢答、闯关卡等。就连比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小组比、男女生比、同桌比等。比赛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比速度、比正确率、比方法多样等等。当然,对应的奖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奖励小红旗、小花儿、笑脸印章等等。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的口算基本训练 还有一句俗话熟能生巧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的基本训练绝不能放松的。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教学中要找到重点,训练关键部分,将口算的基本训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课前5分钟:我坚持每天做到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来训练口算,主要采用读口算卡片的形式进行练习。我将本册书上的口算分为4个部分进行整理:①10以内的加减法②十、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③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④20以内退位减法。我让学生口算式题分批分次做成口算卡片,然后让学生看着卡片直接说出得数,拼音教学中孩子们能够做到直呼,口算训练也要能达到这个程度才行。 2课中不疏忽:每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有针对性的对关键部分计算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和易错点的正确计算。抓住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心理,让他们相互当小老师,给同桌批改口算练习,在给别人纠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算正确率。

3、课后不放松: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它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所以,光是课堂上的练习时远远不够的。要天天练,节节练,以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所以每天课后,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练习任务,有和同学合作练习、和家长合作练习、自己独立练习等多种方式。如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出题计算,小老师判断他们是否算对;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游戏,讲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和父母比赛谁对得多、谁做得快等等。让学生在课后的娱乐活动中加强练习口算。坚持做到每天在家里读口算卡片一遍,并要求家长记录每次口算所花费的时间和错题的数量,第二天到校后再全部汇报、交流、评比。另外在一年级的口算训练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只要训练到位了,今后学生再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容易理解了,后面的训练也就会更容易达到熟练的地步了。 (三)使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对算理的正确理解,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计算要过关,口算是关键,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细、查认真。

1、看清楚:一年级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有时看错数字,有时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2、想明白:脑海里要迅速的闪过所选择的运算方法的具体步骤。

3、算仔细:一年级学生很容易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即使是简单的口算,也要谨慎。

4、查认真: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五)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只是总是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计算接触的机会,口算的训练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捡。当然,与学生生活接触更多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所以,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过程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有意识地发现数字计算,抓住机会让孩子无意识的得到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f35f46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