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诗-赏析

2022-04-13 17: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赤壁-古诗-赏析 》,欢迎阅读!
赤壁,古诗,赏析

赤壁-古诗-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品赏析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韵译】

断戟漂浮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评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宋人许??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那么是正在带着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那么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那么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


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缺乏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那么,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3c59be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