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

2022-10-26 16: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欢迎阅读!
文言文,古诗,下册,语文,年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

原文注释及翻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

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 【朝代】宋译文对照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 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道理: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

1 3


知变通。

(1)株:树桩。(2)走:跑。(3)因:于是。 (4)释:放下。(5)耒:古时耕田的农具。(6)冀:希望。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译文对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 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6073de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