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2

2023-01-05 20: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2》,欢迎阅读!
古诗词,典故,语文,初中

.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1、次北固山下〔唐〕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 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 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土洛阳的思念。 2、赤 壁〔唐〕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 ①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桔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 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

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 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典故】 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②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相传刘备曾在荆州遭敌将追杀,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③霹雳:指雷声,此处比喻射箭时的弓弦声。语出?北史·长孙晟传?“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

【赏析】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营造了将士们出征前群情激奋威武雄壮的气氛。 ②③“马作的卢飞快〞一句,塑造了意想中的自己无畏的战斗形象:骑的卢骏马,挟霹雳强弓,冲锋陷阵,杀敌立功。 6、使至塞上〔唐〕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①。

【典故】 ①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赏析】 末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7、泊秦淮〔唐〕杜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

【典故】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歌词极其绮艳轻荡。当年隋兵陈师江北,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陈皇帝陈叔宝依旧沉溺声色,终于被俘亡国。因此,?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赏析】 诗人外表上指责歌女,其实抨击的是只顾个人肆情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8、雁门太守行〔唐〕李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①,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②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典故】 ①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战国时荆轲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②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 【赏析】①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慷慨赴敌。

②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9、别云间〔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泉路近,欲别故土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典故】 ①南冠〔guān: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晋国囚禁,晋侯见了问道:“南冠而絷〔zhí,拘禁〕者,谁也?〞官吏答复:“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作者被清兵逮捕。

【赏析】 ①这个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含有要向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思。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

【典故】 ①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学作品。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东汉中央校书处东观,藏书很多,被称为“道家蓬莱山〞。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②建安骨: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首的作家,文章刚健清新,后代称为“建安风骨〞。 ③弄扁舟:这里是归隐江湖的意思。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 【赏析】 ①②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③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11、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①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典故】 ①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赏析】 抒发孤城将士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①,到乡翻似烂柯人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典故】①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哀,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

②烂柯人:见?述异记?。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在那里下棋,他就在一旁观看。一局棋刚完,儿童对他说,“你的斧柄〔柯〕已经烂了。〞王质回到家乡,见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679120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