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4朝天子·咏喇叭

2022-09-18 02: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4朝天子·咏喇叭》,欢迎阅读!
古诗词,诵读,课外,天子,喇叭

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朝天子·咏喇叭

【导入门】

把嘴唇贴近号嘴,震动嘴唇并带动管身内之空气震动而发声。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度来改变音调、音量及音饰。这就是喇叭。

《朝天子》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

【目标牌】

【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背诵古诗词。(重点)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难点)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素养)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一、自学径 【标段落】【圈词语】【解诗题】【辨诗体】【知诗人】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纵情山水诗画间,尤以散曲脍炙人口,与陈铎并为南曲之冠。他的散曲作品,无论抒怀还是咏物,讽刺诙谐,皆称佳作,而尤以白描咏物见长。有《西楼诗集》《西楼乐府》(散曲集) 【查背景】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表达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记音形】【释词义】【译诗意】

(一)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译文:喇叭,唢呐,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二)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仗:依靠。声价:名誉身价。

译文:官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来抬高名誉身价。 (三)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译文: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四)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辨:辨别。甚么:什么。共:和。 译文:哪还顾得分辨什么真假?

(五)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水尽:水干,尽,完。飞罢:飞光了。罢,完。

眼见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吹得水干鹅飞光! 【划节奏】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初读文】 二、感知石 【划结构】【概内容】


1.第一层:12句)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吹之声:腔儿大) 2.第二层:3-7句)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吹之用:抬声价) 3.第三层:8-10句)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

情意篇

解读文本探主题(写什么)(知识性)

二读:品读全文,拓展思维(读出意蕴)

二写:评写人事情理,整写课堂笔记(合作交流)



三、解读园 【导方向】【析诗文】 [解析]

(一)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1. 写“吹”之声。“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2. 明写喇叭、唢呐的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 (二)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1. 写“吹”之用。

2. “抬”字运用拟人手法,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效果格外尖刻、辛辣。 (三)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1. 写“吹”之恶果。

2. “军愁”表明宦官当道,社会黑暗。“民怕”表明他们抽丁、征税、纳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3. 写出了人民对此痛恨之深。 [提升]

(四)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 写“吹”的恶果。“水尽鹅飞”比喻民穷财尽。(夸张) 2. 点明了全文主旨。 3. 表达对“吹”的憎恨。 【品读文】 四、拓展林 【探诗旨】

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当时明代宦官当权、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拓思维】

创意篇

赏析特色勤积累(怎么写)文学性)

三读:诵读课文,赏析特色(读出情感)

三写:仿写句段篇章,总写体会反思(深入探究) 五、赏文亭 【赏诗法】

1.运用象征,借物咏怀。

表面上写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宦官,揭露他们的罪行。 2.语言轻俏诙谐。

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3.咏物抒怀,有所寄托。

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试牛刀】 【诵读文】 六、积累台


【储积累】【绘板书】

【结语碑】

【总纲】【结语】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立意新奇,描摹传神。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强烈的感情色彩,丰富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训练池】《朝天子·咏喇叭》理解默写

1. 《朝天子·咏喇叭》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 “吹”之恶果。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3. 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

4. 运用拟人手法写“吹”之功用。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你抬声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85dada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