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李随笔散文

2023-04-24 05:34: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怀念老李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老李,散文,随笔,怀念

怀念老李随笔散文

怀念老李随笔散文

老李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来老李的音容笑貌、朴实的身影,总是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久久挥之不去,以至于多少次在梦里与他相见,多少次在梦里与他对话。

1985年我分配到一个山区乡政府工作,一报到就与老李分到一块,到一个村进行包村工作。老李当时有50多岁,是本乡人,长期在农村工作,对农村的情况很熟,工作很有办法,很少着急,从来不与人争吵。记得有一年秋天全乡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我们所包的村,有几个计划外怀孕的对象,经过做工作,只剩下一户姓刘的媳妇躲藏在外面不回来,其余的'全部采取了补救措施。这个姓刘的媳妇已有二个女孩,大女儿已上小学二年级了,现在属计划外怀孕第三胎。任凭怎么做工作她就是躲着不见人。有人建议把他家的立柜、床、桌子等家具拉到乡政府,不让她的女儿上学。一向不好着急的老李听了后严厉批评那位:“你怎么想出这样一个注意,她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具又没有违反,不能拉家具。孩子上学是义务,停止孩子上学是违法的,咱可不能干违法的事,这个办法不能用!”秋收季节到了,这位姓刘的媳妇还不是不见人,她家的三亩玉米、二亩谷子也没有人收割,眼看着就要落在地里了,很可惜,小麦也没人种。老李组织驻村乡干部和村里的干部集中给他家收割玉米、谷子,老李还叫来自己的二个孩子,自己掏钱给他她家犁了地,种上了小麦,八月十五老李又买上月饼送给她家的孩子。在老李的感动下,这位姓刘的媳妇主动到县医院采取了补救措施。老李知道后开心的笑了。

有一年春天,乡里动员农户在农田里栽种泡桐。泡桐耐瘠薄、干旱,生长速度快,易栽植,成活率高,是营造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是做家具、盖房子的好材料,也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当时很多农户不理解,认为在地里栽种树木影响耕作,会造成粮食减产。我们所包的村发动了好几天效果也不好。老李回到家,动员家里的人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栽种了几十颗,他刨的坑大,浇水又


足,所栽种的几十颗全部成活了。老李带领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到他家的责任田进行了参观,并请林业技术员进行了现场指导。这一举措很是见效,村里马上形成了栽种泡桐的高潮。

当时在村里工作还吃派饭,一顿饭每人五毛钱,算账时老李总是连我的饭钱也结了,他说:“你刚参加工作,工资低,等你的工资高了你再算。”有一次到一农户家吃中午饭,这家给烙的是油饼,每人二张,我年轻,一口气就把二张油饼吃完了,可老李只吃了一张,他把剩下的一张偷偷的放到了厨房。我问他怎么不吃了,他说:“我一张就够了,留下一张让他家孩子吃吧,小孩上学需要营养。”其实根据他的饭量一张是不够吃的。

在于老李一起工作的几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怎么做事,怎么工作,更懂得了怎么做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b98e04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