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想象作文的有效指导

2022-08-01 17: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生想象作文的有效指导》,欢迎阅读!
小学生,作文,想象,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生想象作文的有效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想象作文作为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不外如是。要想达成理想境地,应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技能两个方面着力,努力为学生播下一颗想象的种子,从而促进学生想象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丰富内容,厚积博观,让想象有

要使想象习作能够内容丰富,要做到厚积博观,只有不断充实认知、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才能不断积累习作素材、丰富想象意象。为此,学生若能爱好广泛,阅读丰富,见识广博,有了充分的生活、阅历积累,有了丰富的想象、情感体验,想象就能有料。 1.丰厚实践参与

想象应该根植于生活,多彩多姿的现实生活是孕育美好想象的土壤。脱离了现实的想象,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究缺了生活气息的滋养而嫌乏味。故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要和家长一起引导学生贴近大自然这本蕴藏着丰富内容的无字天书,脱离题海放飞心灵,丰富生活找回灵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感受山川河流的静美、花鸟鱼兽的生机、风雨雷电的变幻……哪怕只是看景,也能通过不一样的活动感受春的绚烂、夏的浓烈、秋的飘香、冬的冷冽。当一个一个事物意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不断积累,无形中在身体里注入了想象的因子,当有需要的时候就会一股脑儿地冒出来,成为有效的写作素材,成就最瑰丽的想象。 2.充实阅读体验

如果说实践活动的参与是引导学生发现并积累想象意象的过程,那么阅读体验则是另一渠道的有效吸纳。走出去,让身体去放飞;静下来,让心灵去陶冶。就想象习作的素材积累而言,可以适度拓展学生想象类书籍、文章的阅览和吸取,达成以形补形的特殊功效。当下,极具想象元素的一些科幻、经典名著课外书籍比比皆是,电视、网络中类似的节目也不乏精彩,老师们可加以指导推介阅读,适度填补学生的生活空白,促进拓展想象思维的发展。当然,阅读积累并非设限于想象作文一类,只有博览群书、博学广闻,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事实上,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及深度,他们的阅读对习作能力提升所起到的功效就绝不仅仅是迁移仿鉴,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吸纳与提升。 3.强化观察积累

若想想象真正有 除了依靠前面所述的外力引领,关键还在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能够主动地从自己每天所处的环境及接触的人、事、景、物中摄取并积累写作的素材,而不至于视若无睹。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调动身体多个感官去细致观察,从成群连片的印象式浅层积累中加以深入微查,如此一方面能够增加事物意象的积累以便写作时摄取,另一方面也锤炼了学生的素材获取、观察思考、想象迁移等综合习作能力。只就想象习作而论,观察积累得越多彩越丰富,就越能够在习作练笔时,达成郭沫若诗中所言胸有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张翕的快意写作意境。 二、明确要求,培技练能,让想象有

相较针对叙事文体的各种指导及训练,想象作文的专项训练则显得浅薄而单一。近年各地各区的习作命题中想象作文已慢慢成为现在的考试热点。因此,作为教师再不能厚此薄彼,将之束之高阁,而应对应培育相关习作技能,让学生想象有范。 1.通读教材,明确要求


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想象作文一般有童话、科幻故事、假想作文等,纯想象训练相较集中在三四年级,但并非个别老师认为的五六年级就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课文和相应板块的作文训练,只能说相对减少,到了五六年级已多半为假想类题材,与叙事、写景、状物等相互融合而已。无论处于哪个阶段,想象作文的教学都需教会学生正确把握基本的要点,使他们认识到想象正如风筝翱翔天空般任凭大胆、自由、开放的尽情释放,但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却也需要一个既定的约束力量,正如想象作文的前提需符合题意,合乎情理,想象不可过分夸张,行文还需符合一般记叙文的要求等。当我们经常去对学生进行文体范式及写作要求的强调,相信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提升作用。 2.多向施训,培技练能

习作训练,真正的功夫在平时。针对前文提及的种种问题,日常教学中,我们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针对想象作文的实效训练,日久必能产生实效,促进提升。 1)想象手法的训练

也许,每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当看到天空中飘动的朵朵云彩,自然而然把他们想像成奔跑的骏马,浩瀚的森林或巍巍的高山……这就是想象。想像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可以说,孩子的想像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的孩子不缺乏想像力,只是教育的窠臼造成太多的接受,于是乎想象力逐渐地被扼杀了。故此,教师应予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一些微小课程、小趣活动激发学生沉睡的想象潜能,让学生的想像轻舞飞扬。可以开展用符号激发想像、脑内大革命、想象故事场、串词成段训练等活动,还可以进行比喻、拟人、猜测、象征、对比、回忆、幻想等常用想象手段的课堂小训练。只要老师们有心为之,惯常进行,学生的想象能力必能跃升,并能导引想象习作的质量提升。 2)行文架构的训练

想象作文行文表达的训练与一般的叙事性文章无异,但又需体现其专属的文体特征,尤其是要针对学生习作问题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导正训练。一是开展开头结尾的专项训练,以引导学生避免所犯入题慢、开篇松散,收尾冗长、偏离主旨的毛病,努力达成一篇文章凤头猪肚豹尾的行文架构,把握想象习作的大局观。二是进行情节构思训练,这一点对于想象作文尤为重要。想象情节之所以吸引人往往在于有精妙、跌宕的情节构思,让人欲罢不能,而这几乎成为学生想象习作的软肋。我们可以卓有重点地提醒学生:作文,要寻找故事的曲折感;故事,可寻找内心的曲折点。可以通过习作指导想象情节曲折点的罗列、修改、整合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构建力,以达成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 3)言语表达训练

众所周知,若想一篇文章有血有肉,遣词造句、生动表达的语言功力至关重要,但这往往又是学生的另一软肋,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言语表达的缺失点,在讲评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强化指导。如在执教 写童话想象习作后,分析学生习作,发现存在以下言语表达弊端:1.只有一个故事大概。讲述比较完整,但缺少细节描写。比如:天气情况怎么样?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的环境怎么样?忽视了环境的衬托作用,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故事情节。2.对童话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外貌,服装,心理等描写,基本上没写,包括语言也比较少运用,只有故事情节的讲述。针对此,讲评教学时确立了以下针对性的训练点加以强化:1.要写好离奇情节之后环境、人物角色等的变化;2.要有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有趣,力求想象丰富;3.要注意环境的描摹;4.要写好童话人物的语言,包括动作、神态等。类似的训练时常推行,就能慢慢活化学生的言语表达,在不断锤炼中达成熟能生巧的理想境地。


想象作文的教学是一个还未被充分研究和挖掘的领域,如上所述,一方面拓渠道丰富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施方法培技练能,解决怎么写如何写好的问题,一以贯之地在课堂上扎实落实,必能促使学生想象作文能力踏上新的台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c401ac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