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唐宋部分重点

2022-04-01 15: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唐宋部分重点》,欢迎阅读!
唐宋,古代,重点,部分,文学



杜甫

一、诗歌思想的内容

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咏怀五百字》 2、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登岳阳楼》《春望》 3、对统治者的讽刺批判《兵车行》《丽人行》 4、对亲情、友情和珍惜《梦李白》《月夜》《月夜忆舍弟》

5、对自然的热爱《绝句》《后游》《望岳》《春夜喜雨》

二、诗歌艺术成就

1、善于对现实生活做高度的艺术概括《新婚别》 2善于叙述,往往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寄情感于言辞之外

1 诗人对所写人物故事往往做精到细致的描绘,用一些细节描写(包括典型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唤醒人们的感性认识。

2 善于用对话或独白的方式叙事。 “三吏三别” 对话体 独白体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语言凝练、含蓄、准确、生动而又通俗自然。《登高》

4还善于运用俗语,方言。《新安吏》《兵车行》《新婚别》

三、风格:沉郁顿挫

自语: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四、评价

1、杜诗内容的博大精深,意境的雄浑深沉。 2、题材的悲剧色彩,气氛沉郁悲凉。 3、迂回曲折的表现手法,章法上波澜迭出。 4、语言凝重含蓄,音韵抑扬顿挫。

“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字一挫,抑扬沉郁。 5、消散自然的诗风

6、杜诗形式多样,可谓集前人之大成

7杜甫乐府歌行体诗歌对后来的新乐府诗人有直接的影响。

五、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一) 地位

1、集大成 2、承前启后 (二) 影响

陆游《读杜诗》 李纲《重校正杜子美集序》 文天祥《杜诗二百首》 李白

一、诗歌特点和地位

1、善于创造思想的艺术形象和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2、善于采用历史、神话题材。

1 直接歌咏历史人物、传说、神话寄托理想 2 把历史、神话题材结合,加强抒情气氛。 3 把个人活动和历史、神话结合。让自己与其词活动。

3、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主观色彩。 1 诗的内容,遇挫仍自信 2 艺术上,直接的直率的感受

3 李白诗中,同一物往往具有不同属性。 4、诗歌表现出了诗人惊人的想象力 1 写北方雪大 2 写侠客重义 3 写文章的力量

4 写文章的无用

5结构腾挪跌,似无逻辑联系,实是以情相连,天衣无缝。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语言自然形象,雄健豪放。 7、形式上以歌行体和绝句最为出色。

其歌行体又以七言古诗见长,绝句以七绝为主。李白诗中中律诗少,五律七十多首,七律仅12首。把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高峰。 韩愈 一、古文运动

(一) 古文及古文运动 1、古文

所谓“古文”是指一种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新型散文。是与骈文相对立的,不讲求对仗„„ 2、古文运动

对骈文,提倡散文的文学革新运动。韩愈打着“恢复先秦两汉古文传统”的旗号,所以叫“古文运动” (二) 韩柳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1“志道”“明道”和反对形式主义

2、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柳宗元:“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3“不平则鸣”和对现实的批判。 4、新体古文的具体标准。

1 继承古人的传统,但师其意不师其辞 2 “唯陈言之务去” 创造新鲜的词汇与“文从字顺”的语言风格。

(三) 韩柳古文理论的开拓意义 1、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传统 2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散文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四) 古文运动的弊端

强调道对文的支配作用,从而就取消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核心思想提倡以文学为维护封建政治秩序服务,导致作家个性收敛,受封建思想束缚。

1主客问答,借客申主和反语曲笔的写法,抒情婉转含蓄。

2、寓庄于谐的手法

3、语言骈散相间,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4、语言精练传神,提炼和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 三、艺术风格

1、气势丰沛,豪逸奔放 2、曲折多姿,变幻莫测 3、逻辑严整,锐利雄辩 4、想象丰富,巧于用譬 5、语言融汇古今,富于独创性 苏轼

一、对词的创新

(一) 苏词特色,以诗为词 诗庄词娟的传统见解。

(二) 扩大了词境。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 1、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寄托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2、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书写自我的人生理想。

3、描绘自然风光和农村风情。

4、形神兼备,寄托遥深的咏物词。《水龙吟》 5、一往情深,真挚动人的亲情词、友情词。《江城子˙忆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咏诗怀古之作,境界雄奇阔大《念奴娇》 (三) 改进了词风。清旷、豪放、婉丽。 1、清旷

1 词中往往流露出性格的旷达。《望江南˙超然台作》《定风波》

2)不喜写男女艳情,即使写了,也不涉及狎亵。 2、豪放

1 所谓“豪”的例子《念奴娇》 2 内容、辞句、声律的豪放。

声律的放,以意为主,不拘词调原有词律句法特点,大体遵守的基础上,对词的句法做个别变动以求声、辞相结合。

3 婉丽、极华美、缠绵婉转。 (四) 丰富了词艺(表现手法) 1、采用标题和小序 2、大量用典使事 二、苏轼词在词坛上承前启后的关系 (一) 承前:柳永

(二)启后:黄庭坚、晁补之 北宋灭亡之后,苏词分为南北两支: 辛弃疾 陆游 元好问 三、地位和影响 影响

(一) 人生态度受后代文人景仰。

(二) 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柳永

一、柳词的主要内容(三大类)

1、描写市民阶级男女之情。《定风波》《少年游》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望海潮》 3、羁旅行役题材。《雨霖铃》《八声甘州》 二、柳永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一) 体制上发展了慢词。增强了词的表现容量,使词获得了更大表现力。 (二) 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1多用赋体,创造了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 2、多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不加雕饰。 3、风格上,雅俗并陈。 1“俗”的表现

内容俗:毫不掩饰自己情场的得意;对女子作世俗化、具体化的描写。 审美情趣俗

词汇俗,偏重于口语、俗语、俚语。 2“雅”的表现

内容雅:羁旅行役,都市风光上雅

手法雅: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如意境创造、遣词造句等。

语言雅:有许多点化前人的句子,也是有意雅化。 4、题材内容上,对传统题材的扩展。

三、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介作用。 (二) 影响: 1、对世人,雅俗共赏 2、对词人《避暑露化》

3 诗人叙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寓褒贬于叙事中。指中唐贞元、元和年间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反

元白诗派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 二、《进学解》艺术特点

1提高了词品,在观念上、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一) 地位:上承敦煌曲,下启金元曲子,起桥梁中






3、对小说、戏曲 白居易 一、生平和思想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也称醉吟先生。

前期代表作:《长恨歌》《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

后期代表作:《与元九书》《琵琶行》 二、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与诗歌理论

分别表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寄唐生》等诗文中。

(一) 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作用。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2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虽然是叙事诗,但抒情色彩很浓。

3、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流畅婉转,朗朗上口。使用顶针连环句式,增强了全诗缠绵悱恻的气氛。 (三)影响

对当时的影响、后世戏曲文学影响: 关汉卿《唐明皇苦杳襄》 白朴《梧桐雨》 洪昇《长生殿》 杜牧

一个诗歌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卢纶、钱起是十才子之冠。

词:词是一种诗体,原为配乐歌唱而做的歌词。词就性质而言是歌词,是广义上的诗歌的一种。“词”的名称是相对于曲调而言的。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古文:所谓“古文”是指一种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新型散文。是与骈文相对立的,不讲求对仗„„

唐传奇:是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它是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学文学创作传统,近承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创作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

时代的乐府式的诗。宋《郭茂传》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

《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一、诗歌创作情况

《新乐府序》“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一) 关心世事,爱国忧民之作。 不为而作也。

《寄唐生》“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将诗歌与政治、与民生疾苦紧密结合,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

(二) 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

《新乐府序》“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

(三) 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四) 强调语言的通俗质朴。

三、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诗四类 (一) 讽喻诗的思想内容

1广泛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的同情,《观刈麦》

2揭露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欺压人民的种种弊政,《卖炭翁》《轻肥》《买花》

3、宣言爱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如《西凉伎》 (二) 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1、主题专一和明确,”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2、运用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卖炭翁》 3、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 4、叙事和议论结合

5语言通俗易懂,常采用三三七句式,运用比兴也浅显直切。

四、白居易的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1、闲适诗。《问刘十九》《大林寺桃花》

对后代的影响: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2、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1 叙事波澜曲折、引人入胜,而又从容不迫,次序尽然。

2 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突出人物形象。

3 音乐的描写有独到之处。

3、杂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钱塘湖春行》

五、长恨歌 (一) 创作背景

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二)艺术特点

(二) 品评历史,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1、论史之作:以七绝为代表。《赤壁》《题乌江亭》 2、借古讽今。《过勤政楼》《过华清宫三绝句》 《清明》

4、以女性为题材的诗。 5、友情酬赠之作。 二、诗歌主张与艺术特点

(一) 诗歌主张: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二) 诗歌艺术特点 1、立意新奇、构思巧妙

“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藻章句为兵卫” 2、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3、语言风流华美,神韵疏朗。

上官体:初唐时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内容以应制奉和和吟咏美女为主,形式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纷纷效仿,号为上官体。

沈宋: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总结了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初唐四杰:指唐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创作特点及文学史地位:

1、具有变更当时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 2、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

3诗体方面。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使七言歌行体发展成熟。

4、充实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是一重要的诗歌流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以描写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己闲适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写景状物十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

边塞诗派:盛唐时期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所以也叫岑参诗派,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

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以十位诗人为代表的

3、写景抒怀,纪行咏物之作。《泊秦淮》《江南春》新乐府:由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而来。以新题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26eea9dd3383c4bb4cd2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