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浅析

2023-02-24 11:2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博舆论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博舆论浅析

作者:朱丹钰

来源:《活力》2014年第13

2009年起,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微博客开始盛行于网络,并以其信息的即时性、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个性化和言论的自由度,成为网民对社会事件发表观点的一大渠道,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微博舆论,对多起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互动效应。对于传统媒体及相关政府机构,如何对微博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对微博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已是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一、微博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网络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个人意见获得了充分有力的传播。网络舆论的现实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大众。但微博的操作系统,给其舆论的形成带来了不同的特点。

首要的一点是把关人的缺失,至少是把关作用的大大下降。任何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消息和表达观点,使自己的粉丝成为被传播者,而对此事件或观点持关注或认同态度的则会对其进行转发,将之传播给自己的粉丝。在裂变式传播的过程中,一条信息被转发的越多,就会拥有越多受传者。转发量并不能由原始发布者的意愿所决定,而是首先取决于事件或观点本身的话题性以外,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被拥有大量粉丝的高人气微博所转发。对于转发量的一味追求,促使一些用户在发布信息时有意的歪曲事实,以制造话题性 同时,一条微博在被转发的同时往往会被转发者就原微博内容作为对象,再添加上自己的评论观点,将增值后的信息传播给第二级受传者。这就意味着,在N级裂变传播之后的受传者,除了接收原信息外,还会接收前几级传播者的意见内容,每一次转发评论,都是一次基于原微博内容的新对话。而由于每个受传者的微博信息来源都是由他自己选择的关注对象所组成的,势必造成其关注对象在立场、观点、兴趣等方面上与自己的相似性,所以微博受传者往往只能接收到偏向某一方的信息和意见,无形中产生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拟态环境,从而将这种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推向极端的方向。而与这种一致性有不同之处的意见,则不会被接收,或是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被淹没。

最重要的是,微博的短小精悍的形式,在方便其被阅读和接受的同时,也注定它具有快餐式、精简化的特点,一些复杂、多面的事件和观点,难以通过微博进行全面、客观、有深度的表达,造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模糊化,在不断被转发并添加评论的过程中极易被歪曲和误解。数量庞大的快餐式信息,麻痹了用户的思考判断力,使转发并人云亦云成为反射性习惯,加上在匿名的保护下,本能的情绪宣泄,进一步加快了正确信息的误传和错误信息的误信。 之,微博舆论的形成是自发为主、名人微博的推动为辅;微博舆论具有自由、多样、极端、快餐化、不够成熟等特点,充满朴素的正义感,却缺乏真正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微博给网络舆论带来的良性改变 1.新的沟通和诉求渠道

微博和传统博客在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作用,那就是满足用户的自主发表的欲望。普通用户使用和发布微博并不是为了任何利益,而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欲望表达,通过互相关注,可以在满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满足。而微博的个人化操作和交互性传播方式,拉近了名人、政治人物、政府机构等与网民的距离,为名人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即时发布可靠信息的平台,也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直接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缩短了传统媒介信息反馈的周期,使沟通更加即时,民意得到更有效的传达。 2.信息更加多样

微博的低门槛在给每一个用户成为传播者的机会的同时,也给每一个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从而拥有更加全面和广泛的视角。用户要尽可能多地去追随更多的人,它是一个很好地从别人那里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于同一事件或话题,不同身份、立场的用户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表达观点并进行讨论,实现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 3.公民意识的逐渐强化

媒体一直以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范围广、效果好,受众更喜欢借用媒体进行监督,它属于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而微博更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传播迅速、及时,受控制较少,相对自由,虽然也有一些审核,但是力度远低于传统媒体。微博用户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热衷于发表和讨论观点,并一定程度上催生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举动,对于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监督权力,推动良序社会的建设都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三、微博舆论存在的弊端 1.信息可信度低,谣言四起

由于长期以来对官方媒体信息抱有不信任的心理,使得网民倾向于接受非官方信息,尤其是其中与官方信息相悖的部分。然而,对于微博上来源过多的非官方信息,大部分用户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味轻信,使得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力也更大。对许多网民来说,关心的并非事件本身的真实和是非,而更多的是借此得到一种心理折射和情绪宣泄,并且这种激烈的情绪宣泄会经过群体感染,迅速支配大量用户。 2.舆论和情绪极端化

微博的用户数量非常庞大,彼此之间联系松散,却又有着类似于人际关系的间接传递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个松散的组织形态,并且具有一般大众心理的许多特征。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用户通过自己的微博主页所接收到的信息和言论,会因自己所选择的关注对象而呈现严重的倾向性,给受传者造成不断地重复和强烈的暗示,并且在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不断的分裂传播,从而暗示效果不断增加,使得舆论呈现严重的分裂和极端化。而在意见领袖和一些激烈的言辞影响下,用户群会体现出大众所常有的冲动、盲目、情绪化、轻信和严重的排他心理,拒绝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不利于自己观点的事实。 3.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

个别别有用心的用户以发表时事观点的意见领袖形象出现在微博上吸引关注,却时常发布不实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人为地制造话题性,故意刺激网民的情绪,从而利用网民对时事的关注和轻信。冲动的心理特点,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在乐清事件期间,歌手左小祖咒多次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布毫无任何来源的不实消息,捏造乐清官方逮捕知情群众、威胁当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实,转发量动辄上万,给政府形象造成极大损害。

综上,为了微博今后的良性发展,在舆论方面继续起到积极作用,运营方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微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首先必须提高辟谣的速度和力度,对屡次恶意发布谣言、混淆视听的用户采取惩戒措施;其次要对新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对于恶意信息一经发现立刻删除,堵住被转发和传播的源头;最重要的是,要本着疏胜于堵的宗旨,对微博舆论进行良性的、合理的引导,如政府部门、机构、官员等应当主动开通微博,应对网民的质疑和问询,以诚恳的态度解决矛盾争端,而新闻评论员、观察员等应当积极利用微博发表言论和观点,呼吁网民理性思考,以公民责任心来使用微博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编辑/李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58508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