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和太阳高度

2022-03-20 17:5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运动和太阳高度》,欢迎阅读!
高度,地球,太阳,运动

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

前言

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 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

三、地球运动和太阳高度专题

1.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①、昼长;②、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③、天气状况。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即纬度);②、天气状况;③、地势;④、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3.冥王星降级的原因:行星概念重新定义: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由于冥王星的轨道 与海王星的相交,因此不符合这一定义,失去了行星资格。

4.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纬度(纬度低,初速度快),气候(多晴天,能见度高),地形(开阔),方向(向东发射)人口稀少,便于回收,多傍晚发射. 回收场的选择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人口、交通。

5.注意区分地方时与区时,掌握太阳升落的方位和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光照图上的一线四点,日出日落时间和昼长夜长的计算.

6.太阳回归运动轨迹图等值等距规律

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值的同一值会出现两次(等值),而且同一值出现的日期与二分二至中的任意一天的距离等长。

7.黄赤交角的变化与五带: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寒带范围也增大,温带范围则缩小。黄赤交角增大n度,则热带范围增大2n度(南北半球各n度)、寒带范围增大n度,温带范围则缩小2n度。 8.地球公转轨迹图判断依据(四种画法)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地轴北轴倾向太阳-—夏至日,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9.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 10.东西经——东(西)经度的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反) 南北纬——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

东(西)半球——从20°W向东至160°E

11.方向AB的什么方向,分清出发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 看经线的位置定东西关系(经度差小于180°度)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

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其它知识点: 注意:太阳周日视运动(多注意图形的阅读与绘制)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º到23.5º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2、赤道: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即为太阳直射纬度的两倍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正好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

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 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涉及季节的应特加注意的知识汇总

一年可以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气温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气温最低的季节;春秋是冬夏二季之间的过度季节。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区都有这种现象。一般而言,在中纬度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愈往极地(长冬无夏)、赤道(长夏无冬)四季愈不分明。此外,南北两半球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由于季节变化不仅取决于地球在一年中所处的绕日公转轨道位置的不同,而且还受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诸因素综合影响。因此,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季节,有不同的结果。

1)天文科学上,我国是将“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欧美国家是将“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开始。全年

可划分大致相待的四个季节,每季三个月。这样划分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四季的日期是固定的,统一的。

2)气象科学上,采用统一的日期划分四季,每季三个月。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这种划分主要是考虑气候递变特点,便于分析比较。

3)实际上,由于各地区的寒热状况不同,有以气温为标准划分季节的:平均气温大于22º为夏,小于10º为冬,在10º-22º之间为春秋。这样划分的结果是在同一地点,四季长短不齐;在不同地点,同一季节的起讫是


不同的,而且并非都是有四季。

除了上述四季的划分外,在低纬度热带地区,有按干、湿季划分的。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的一年中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差异不大,气温变化不大,而雨水的多少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很大之故。在高纬度寒带地区,由于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大,还有根据昼夜长短来划分季节的。

1、四季知识的考查,在各种资料和高考试题中是经常看到的.高考地理备考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天文方面:从天文现象或从光照图上判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办 天文四季的划分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 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等 气候方面:气团活动 锋面活动 特殊天气的产生 气温中心的变化

气压中心的盛衰 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 干湿季节 等温线的弯曲 气压带的断裂等。

河海方面:河流汛期 河流补给 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 季风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 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 植树 渔汛 山地牧场的放牧 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其他方面:雪线升降 登山佳期 极地考察 海岸晒盐

2、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是: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同一时间) 3、不同季节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季节) 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华北于原出现干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黄昏时,北斗七星斗柄的指东; 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长芦盐场忙于晒盐

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青尼罗河处丰水期(丰枯看其补给类型和所处地区) 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 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 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 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 北极考察最佳时期 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 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轮廓和风向) 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 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 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 我国南方赛龙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 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 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北半球热带草原区和季风区正值雨季 北极圈附近国家有“白夜”现象 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吹西南风 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华北平原棉花收摘

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开始落叶 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 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 南极考察最佳时期 北半球昼短夜长

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 我国常遭寒潮影响 好望角一带炎热干燥

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舟山渔场出现带鱼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8904d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