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寔传》阅读练习

2023-02-08 11: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寔传》阅读练习》,欢迎阅读!
练习,阅读,刘寔传

《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也。寔少贫苦,卖牛衣①以自给。然好学,手约绳,口诵书,博通古今。清身洁己,行无瑕玷。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行。以计吏入洛,调为河南尹丞。后历吏部郎,参文帝相国军事,封循阳子。钟会、邓艾之伐蜀也,有客问寔曰:“二将其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笑而不答,竟如其言。寔之先见,皆此类也。泰始初,进爵为伯,累迁少府。咸宁中为太常,转尚书。初,寔妻卢氏卒,华氏将以女妻之。寔弟智谏曰:“华家类贪,必破门户。”辞之不得,竟婚华氏而生子夏。寔竟坐夏受赂,免官。顷之为大司农,又以夏罪免。或谓寔曰:“君行高一世,而子不能遵。何不旦夕切磋,使知过而自改邪!”寔曰:“吾之所行,是所闻见,不相祖习,岂复教诲之所得乎!”元康初,进爵为侯,累迁太子太保。惠帝崩,寔赴山陵。怀帝即位,复授太尉。及薨,时年九十一,谥曰元。寔少贫窭,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尝诣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裀褥②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崇曰:“是厕耳。”寔曰:“贫士未尝得此。”乃更如他厕。自少及老,笃学不倦,虽居职务,卷弗离手。

尤精《三传》,辨正《公羊》,又撰《春秋条例》二十卷。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一》)

[]①牛衣:供牛御寒的编织披盖物。②裀褥:坐卧的垫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 B.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 C.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 D.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举”,即“察举制”,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

B.“封循阳子”中的“子”和后文的“伯”“侯”都是爵位,西周以来分“王、侯、伯、子、男”五等。

C.“泰始”和后文“咸宁”等都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纪年所用。明清前帝王往往不止一个年号。

D.《三传》,指阐释《春秋》的三部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以《左传》叙事最为详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寔年少好学,学通古今。他编牛衣都不忘读书,郡中和州中察举他都没去,但最终还是入朝为官。

B.刘寔善断时事,明于先见。他曾断言钟会、邓艾必定破蜀,但两人都会回不来,结局果然如他所料。

C.刘寔婚姻不幸,教子无方。他不顾弟弟劝谏,主动迎娶了家风贪婪的华家女,后因儿子贪赃而免官。

D.刘寔崇尚节俭,反对奢华。他经常是拄着拐杖走路,凡事自己动手,去石崇家拜访拒绝用奢华厕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寔竟坐夏受赂,免官。顷之为大司农,又以夏罪免。 ②自少及老,笃学不倦,虽居职务,卷弗离手。




10. A(原文: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

【解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第一 步,根据句式整齐和句意相对,断出“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休 息歇止的时候”对“做饭烧水的事情”,“不拖累主人”对“都自己给养”;“营给”意为“动

手供给”,不能断开。第二步,句首的连词“及”(等到)前面要断开。 11B

【解析】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选项B中的五等爵位是“公、侯、伯、子、男”,在秦朝统一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 称号,不是分封的爵位。 12C

【解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C项中“不顾弟弟劝谏,主动迎娶”错,原文是“华氏将以女妻之”,是华家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而刘寔“辞之不得”,意思是“刘寔推辞这门婚事,没能推掉”。 13.

1刘寔最终因为刘夏受贿赂获罪,被免官。不久又任大司农,又因为刘夏犯罪而被免官。(“坐”翻译成“因为”或“因为……获罪”都给分) 2他从年少到年老,都专心地学习毫不倦怠,即使在官职上事务繁多,书卷也不离手。 得分点:

1)竟:最终; 坐:因为……获罪;顷之:不久;“免官”为被动,“被免官”。每点1分,句意1分。

2)笃:专心致志; 虽:即使; 居:担任,处在; 弗:不;每点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刘寔,字子真,是平原高唐人。刘寔少年贫苦,卖牛衣来供养自己。然而爱好学习,(编牛衣时)手里编着草绳,口里诵着诗书,所以能博通古今。他为人清静高洁,行为没有瑕疵污点。郡里推举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秀才,他都不去。(后来)凭借计吏的身份进入洛阳,调任做河南尹丞。后来又历任吏部郎,晋文帝司马昭相国军事参谋,被封为循阳子爵位。钟会、邓艾伐蜀的时候,有人问刘寔:“二将应该能平定蜀国吧?”刘寔回答说:“破蜀是一定的了,然而他们都不能生还。”问他什么原因,刘寔笑而不答,最终(事情)就如刘寔说的话。刘寔有先见之明,大都是这类的例证。泰始初年,刘寔进爵为伯爵,多次升官到少府。咸宁年间做太常,转任尚书。当初,刘寔的妻子卢氏死了,华家将要把女儿嫁给刘寔为妻。刘寔的弟弟刘智劝谏说:“华家的人大都贪婪,必定会使你家破败。”(刘寔)推辞不掉这门亲事,最终还是和华氏结婚,后来生儿子刘夏。刘寔最终因为刘夏受贿赂(获罪),被免官。不久又任大司农,又因为刘夏犯罪而被免官。有人对刘寔说:“您品行高洁于当世,然而您的儿子不能遵行父道,为什么不经常切磋教诲,使他知道过错因而改正自己呢!”刘寔说:“我的品行,这是他耳闻目睹的,他都不能模仿学习,我又怎么能去教诲他(变好)呢!”元康初年,进爵为候爵,逐渐升迁到太子太保。晋惠帝驾崩,刘寔赶赴陵墓拜祭。晋怀帝登上帝位,又授官他做太尉。等到刘寔死,当时享年九十一岁,谥号叫“元”。刘寔少年贫困,(往往)拄着杖徒步行走,每当休息住宿时,不麻烦主人,烧水做饭这些事,都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8a3e1d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