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3.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测试中图版选修5

2022-07-16 00: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3.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测试中图版选修5》,欢迎阅读!
减灾,防灾,选修,图版,中国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3.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测试中图版选修5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1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1.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指(

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公里滨海防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结合 “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题。 3.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4.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56题: 5.“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 9题。

- 1 - / 3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3.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测试中图版选修5



7.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

8.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土地盐碱化 D.③④



C.荒漠化的防治 D.农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9.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业中低产区的治理

10.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三大障碍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①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产生旱涝灾害②地形起伏和缓,降水集中,一年四季洼地积水,旱涝严重③人类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④黄淮海平原人口稠密,历史悠外,但主要农产品产量较低,农民人均收入较少

1)填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__(湖) B___________(河) C________(海) (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河南北两侧支流水文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20036-7月,淮河发生特大洪灾,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5)“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贻误后代。”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试简述淮河水质变坏的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央视国际2004722日消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7·20”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救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截至到21日晚8点,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48人失踪,4人重伤。

A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读淮河水系图,回答:(12)

B

C

A.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B.水土流失的治理

- 2 - / 3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3.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测试中图版选修5

1)在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时,主要诱发因素是________,我国由于________广布,所以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很高。

2)为减轻山区泥石流造成的损失,人类能够做到的有哪些?

3)破坏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当其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C 6.A 7.A 8.C 9.D 10.C

11.1)洪泽湖 京杭大运河 黄海

2)自西向东流,流程短、支流丰富、北岸支流长而多、无独立入海河道(1) 3)汛期均在夏季、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比较大(1) 4)锋面雨带移动快慢

原因:锋面雨带在67月间长期在淮河一线徘徊、黄河夺淮入海,且淮河无后独立放入海河道、河道淤积,泄洪不畅 (任答现点给2)

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退耕还湖、修筑大堤 下游:开凿入海新河(答现点给2)

5)① 人口增多、生产、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多 ②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差,末经处理的工业用水直接排放到河里。

12.1)暴雨 山地(2a 植树种草保护山坡 b 采取工程措施加固山坡 C 转移泥石流多发地区居民及财产(3)地震 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考虑,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 3 -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f3cbd4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