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3-02-09 00:0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欢迎阅读!
养成,习惯,行为,学生,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本文将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略和办法等方面来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标签: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期就应当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重要组成,其内容包括了两大方面,是道德品质的养成,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建立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包含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的生活习惯以及遵守社会公德等多方面的习惯的培养。孙云晓教授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中指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只有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学生需要养成的几种行为习惯

(一)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规范。古往今来,人们都把诚信视作修身养性、立业交友的根本,以诚待人,以信立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要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为人之本,处事之道。



(二)养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行为习惯。

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宽以待人,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积极宽恕的态度,严于律己,就是严格地约束自己;待人之所以要宽,为的是给别人自省的机会;律己之所以要严,为的是不让自己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这是待人之道,也是为人处世原则.其的核心是突出自悟,对事物的标准,要有一个超然的体悟,对是非的判断,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把握。但有的学生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对自己很宽松,什么都能做,做错事也不觉得羞愧,但对别人却严格要求,别人做错的很小事情,他总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横加指责。像这样的人, 人际关系会很差,别人也不愿意与他合作做事学习.慢慢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所以待人要诚恳、善良、大度、宽容,养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好习惯。



(三)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文明礼貌,即人的言行谦虚恭敬,是待人接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反映人的修养和品质,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明礼貌具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中的尊重、理解和谅解、团结、互助、友爱。它要求人们做到在风度、行为、语言方面庄重大方、文雅真诚、坦率开朗、谦和恭敬,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文明礼貌不仅给社会、他人带来愉悦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温馨生活环境。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建立稳定的心理趋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能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终身受用。



首先,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主动学习就是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就是指,把学习作为自己的内需和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及自我监督,同时也注重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最佳。



其次,养成专心听课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场所,抓住课堂,紧紧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思维,努力提高课堂听课质量,不把问题遗留课后,往往会使掌握学习内容高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则,养成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就是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地听课,有的放矢。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行之有效方法。课后及时复习,要做到当天内容当天复习,全面复习,复习重点;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温故而知新。



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和办法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实施素质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发展与评定的考核标准,建章立制确保养成教育的;教师自身行为习惯的示范作用要到位,要求学




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优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營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氛围,促使学校和谐和文明,注重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指导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方向,将家庭教育争取到与自己同一条战线上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家长学校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家长学校不仅使家长的家教知识不断更新,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好渠道,有效地将学校和家庭链接起来,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有力地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发展。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社区是每个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社区的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应联合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因为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都会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健康有益的社区综合实践活动,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益于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把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落在实处,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活动,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愿我们共同努力,实施有效策略,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实践反思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3] 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作者简介:赵丽(1978-,女,籍贯:江苏泗阳,职称:高级讲师,教育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08f880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