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22-04-28 08:1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欢迎阅读!
刘禹锡,扬州,乐天,席上见

盱眙县第一中学八(下)语文导学案 备课人:王雅雯 审核:孙悦

课题 备课时间 【知识超市】

作者简介:①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等。其诗集《刘宾客集》。 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政治上因受牛李党争牵连,虽才华横溢,却一直遭排挤,潦倒一生。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李温”,是“大唐三李”之一。

背景链接:①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在扬州初次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赋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酬答他。 【课前检测】

1.古诗默写填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古诗二首 2018.4.1

课时 班级

预习案15分钟

2

课型 姓名

新授课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学贵有疑】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写出来,课堂上一起解决。

书写等第:优秀 良好 不合格 预习质量:优秀 良好 不合格

探究案

- 1 -


盱眙县第一中学八(下)语文导学案 备课人:王雅雯 审核:孙悦 学习目标:1.背诵两首古诗,疏通诗意。

2.体会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巴山楚水是个凄凉的地方,二十三年来作者被贬流放置身此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2.诗的颔联,运用什么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闻笛赋”,表达作者对亲朋凋零的伤感,对旧友的怀念。 “烂柯人”,表达作者暗示贬谪时间太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人事全非的怅惘心情。 3.赏析颈联。

写景作喻,蕴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于写景之中。以“沉舟”“病树”自比,诗人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对比虽暗含身世的凄苦,却充满了昂扬的精神,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乐观豁达的情怀,暗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

1.首联写景有何作用?

情景交融,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衬托出别离之情。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运用比喻,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炬燃尽时才停止留烛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爱情的至死不渝。表达了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早晨照镜子的时候,只担心自己双鬓变白,容颜变老;晚上读书的时候,又担心对方被寒气所袭。 4.尾联表达诗人怎样的愿望?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甚至连打探一下她的音讯也不容易,只是请深化传说中的青鸟帮忙,体现诗人的苦苦相思之情。

学案整理2分钟——红笔整理错题,可写出详解;巩固记忆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5893d5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