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论文

2022-03-29 15:14: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论文》,欢迎阅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论文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一年级新生教育案例

一、案例阐述:

王也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我就发现他特别爱说话,连上课时也随便打断老师讲课,大声说话。每一个任课的老师去上课都觉得头疼。因为小何无论上什么课,他都喜欢插嘴,甚至在课室里跑来跑去。对于老师的批评,他变本加厉,说得更欢。因为他喜欢引起同学们注意。每当同学们笑他的时候,他就更显得意洋洋,好像自己取得胜利一样开心。课后,老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说他喜欢那样,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觉得很开心。老师经常找他讲道理。在老师的面前他点头保证会改,但一到上课的时候,他又把课堂纪律抛在一边,旁若无人那样照说无误。

二、个案分析:

刚入学的王也可以说是纯真无邪的。对于学校的校规和小学生守则不很清楚。学前的不良习惯一下子难以改正。要想让他能够树起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思想上还没成熟,自律性不够强,反复性大。这是很多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的坏习惯来源于下面的因素:

一是客观的年龄因素。虽然他是刚入学,但他比其他学生的年龄大了差不多半岁。比起其他同学,他认识的事物多,思想上也较别人成熟。这样使他自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明得多。所以上课的时候就自我为中心,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强,不顾课堂纪律就随便插嘴,随便地走来走去。

二是王也也是独生子女,由于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现状,也犯有独生子女的“通病”。家长中普遍存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从小就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养成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完全不理别人感受的不良习惯。因而导致他上课随便说话,随便在教室走动。

三、辅导过程:


古语云:“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对于王也这种情况,我就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批评教育的话他当耳边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屡屡犯错,咋办呢?

在一次劳动中我偶然发现这顽劣的学生劳动起来竟那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劳动组长。私下里我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种种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扬之后批评,他接受就诚恳多了,最后我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先导。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大脑语言系统指挥调节的。只有具备了健康心理,才能拒绝诱惑,承受挫折,自我支配,自我调控,从而形成良好行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本人的健康成长,对班里的学习风气建设,促进班机的养成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和他一起学习《小学生守则》,让他懂得小学生的言行要得当。作为一个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点纪律性都没有。而且要求他每天上课前读读小学生守则里的一些话:“尊重老师,遵守纪律。专心听课,积极举手发言。”然后就按照这些话来约束自己,上课时是否做好了。如果做好了,就可以争取一颗进步星。一个星期统计一次,每周进行表扬。

2、紧密地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发展: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以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都不要分歧,只有“校”,“家”携手,加强沟通与协调,才会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孩子的发展。为此,我从没少做家访工作,紧密地与家长联系,统一思想、统一教育方法。与他的家长密切联系沟通,起到家庭学校两方面的监督、提醒的作用。每当发现他重犯时就提醒他。另外,我还让他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为什么要来上学。他说想做个“三好“学生。那就让他为了这个目标努力。正面的教育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重要,而且能让学生从小就分


清是非黑白。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在班上为他找一个学习的榜样,向自己的学习榜样看齐,取长补短。

3、有爱才有教育。爱学生才能使学生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听从自己教育,特别是这类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心。因为这类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成绩下降,严重的性格孤僻、不合群,所以我特别注意这类学生的教育更献上慈母般的爱。我抓住他潜在的上进心理,把他放在平等的基础上,视其能力大小加以鼓励、表扬,使他们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善尽美地把才能表现出来。

一个学期过去了,王也慢慢地进步了,自控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强。我对他说:“你一看到老师的点头就说明你自己有进步了”。在课堂上,他每次举手,我都给予他微笑的点头。

四、成效及对问题的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王也的进步得很快。虽然有时候他还会犯老毛病,但只是偶尔的事,那些坏习惯已经慢慢地转变为好习惯。他从随便说话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好孩子。看着他的成长,我深深得体会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这句话世人皆知。教师要热爱学生,这也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教师付出爱心,就一定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吗?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的。可见,我们的教育行为一定要落到对学生心理的触动,才会切实有效。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不仅要有爱心,还得运用我们学过得心理学的知识,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68c19089eb172ded63b7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