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书法故事

2022-04-13 02: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柳公权的书法故事》,欢迎阅读!
柳公权,书法,故事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柳公权的书法故事





柳公权的书法故事 柳公权( 778-865 )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汉族,唐朝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大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

柳公权拜师“脚书老人”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十二岁即能读诗写文章,并写得一手好字,被称为神童,因此他渐渐骄傲起来。

一天,柳公权和小伙伴树下写字碗,这时过来一位卖豆脑的老人,柳公权得意地拿着自己写的字,对老人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人说:“这字写得就像我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有筋骨”。柳公权很不服气,硬要老人写个字看看。老人说:“我写不好字,可有人用脚都比你用手写得好,不信你明天进城去看看。

第二天,柳公权来到县城,一进城门就见北街的大槐树上挂了一个幌子,上书“字画汤”三个大字,树下围了许多人。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者,光着双脚,坐在地上,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着笔写对联,写得非常好。 柳公权看了既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愧,又敬佩,要拜他为师,并请教他写字有什么秘诀。这个老人才用脚提笔写道:“写完八缸水,染黑一池水,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说:“我生来没有手,用脚写了50多年,现在还差得远呢! 公权听了,很有感触,从此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书法家。 后人评价: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评价柳公权的书法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柳公权书法,当以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和行书《兰亭诗》《蒙诏帖》等为最著名。从这些字迹及有关记载看,可知他的书法以王羲之为入手起步,后又广泛涉猎隋唐诸名家的作品,然后融会贯通,酝酿变化,最后自出新意,卓然成一大家。宋范仲淹《诔石曼卿文》称“延年之笔,颜筋柳骨”,从此,“颜筋柳骨”的美誉,便不胫而走遍天下。不过后来对于柳书的评价,也和其他诸家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代的董其昌把他捧得很高,认为:“柳尚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画目相似,所以神奇化腐朽,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世南、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米芾《海岳名言》却说:“柳公权师欧阳洵,

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扎之祖”,笔法“澌灭尽矣”,将其贬得一无是处,则未免立论偏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柳公权的字均衡瘦硬,看其碑上字均有斩钉截铁之势,字体清爽秀丽却又不失刚劲,字字骨力遒劲,整体结构严谨。从柳公权的书法中可以看出柳公权的性格特点,一丝不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752e72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