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的故事

2023-04-20 13: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雪中送炭的故事》,欢迎阅读!
雪中送炭,故事

()雪中送炭

战国时期,楚国正值岁末冬天,到处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寒地冻的。楚怀王叫人在宫殿里点上炉火,烧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袄,还是觉得身上发冷,直打寒战。

突然,他沉思了一会儿,良心有些发现,设身处地,不免想起了他的臣民们:我把炉火点得这么大,身上还穿着这么厚的皮袄,竟然仍然很冷,那竟然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们既没有炉火烤,又没有皮袄穿,岂不是更冷得难以忍受?

这时的楚怀王心情非常之好,也显得非常慷慨,于是颁下旨令,给全国的贫苦百胤姓和游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们在得到君主送来的燃料后,很是高兴,也非常感动,十分感激楚怀王,都称赞他是位好国王。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最初由来。

可是,若从字表面上来说,“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却是出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范成大的一首诗歌。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晚年退居故乡石湖,故自号石湖居士。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因为,魏晋时期从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煤炭已用作生活燃料。故“雪中送炭”这个古代成语,其中的“炭”个人认为,亦可称为——木炭,也可称为——煤炭;因为此成语出自远古时代且年代久远,不知当时“雪中送炭”初创的背景情况;总之,这个“炭”就是指取暖之燃料。

()一不做二不休

唐德宗时,有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c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拜张光晟(shèng)为副将。唐德宗命令李晟领兵讨伐朱泚,逼近长安。

张光晟率兵驻扎在九曲,与李晟军对阵。张光晟见李晟军声势浩大,知道自己不是对手,暗中派心腹去与李晟联络。李晟表示欢迎他


归降朝廷,张光晟带领部下投降。李晟为他向德宗上奏章,要求对张光晟减罪任用。李晟带了张光晟参加宴会,华州节度使路元光怒道:“决不与反贼同席!”李晟只得把张光晟软禁起来,听侯朝廷处理。不久,德宗下旨,认为张光晟罪不赦,理应处死。张光晟临死前说:“传话后人:第一莫做,第二莫休。”

成语“一不做,二不休”由此而来,比喻不做则已,既然已经做了,就索兴做到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7645b1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