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区位理论综述

2023-03-26 14:27: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区位理论综述》,欢迎阅读!
区位,综述,西方,理论



西方区位理论综述

提要本文分析了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化,以期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位理论;区域经济;演化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起源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根据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西方区位理论可以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使古典区位论,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近代区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




古典区位理论演变为近代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从区位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中心地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检验。有学者在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华盛顿等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心地体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此,许多学者开始放松中心地理论中严格的理论假设,探索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行为和不均匀运输表面等条件下的中心地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正,进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集中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从经济区位的观点来看,他的区位理论是以最大利润原则代替韦伯的最低费用原则为特点,标志着区位论研究从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引入成本和需求两个空间变数。同时,廖什也发现最佳区位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厂商,还要考虑到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问题的复杂化使区位系统的平衡不能再用图解的方式来表达,而只能以一个实际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统来表达。总之,市场网络的分异和排列由多个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由这种市场网络按经济原则排列所形成经济分布空间的等级序列,廖什称之为经济景观



二、传统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过渡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指二战以前对单一企业或工厂和城市区位的研究,这无疑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以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静态的;它只注重运输费用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20世纪二十年代起,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到三十年代,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为了缓和地区性结构矛盾,各国都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



帕兰德对工厂区位和市场区域进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位论及市场地区范围问题的经济学家。美国学者胡佛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位结构,他还以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区位布局问题;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中阐述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原则;亚罗索提出地租区位论,认为地租决定着城市产业布局,得出城市的同心圆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7c1bec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