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老的传说

2022-04-27 09:3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月老的传说》,欢迎阅读!
月老,传说,关于

关于月老的传说

月下老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仙。月下老人的形象,据沈三白《浮生六记》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 典出唐朝李复言所著《续玄怪录·定婚店》。唐朝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像在查找什么。韦固问老人家在翻查什么,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月下老人形象常被塑造成白胡多须,脸泛红光,左手挽着红丝,右手拄的拐杖上挂着姻缘簿。他袋中藏有赤绳,并据姻缘簿所载,将赤绳暗系在男女双方的脚上,使他们结为夫妻。凡未婚男女可祈得到理想中的终身伴侣,已婚男女瞻拜月老后,可期婚姻和美、白头偕老。

牵红丝确有其事

《定婚店》中的月老和《阎庚》中的地曹以绳系男女脚以订婚姻,是唐人命定观念在小说中的形象化呈现,而这一男女脚的细绳,虽为于小说家想象和虚构,也却堪称绝妙,我想,古代男女成婚仪式上拜天地父母时牵红带的安排,恐怕也是由此逐渐演化而来。 其实,在唐代的现实生活中,也已经有用绳相系的方式来选择配偶的记载。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牵红丝娶妇》条中所载郭元振择妇之事,即是此类:

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可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

此事《山堂肆考》等书亦载,张嘉贞有五女,郭元振不能确定到底娶谁,便用红丝相系而牵的办法挑选,这就是所谓的“红丝结褵”。当然,此事实出于传闻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浅妄书》有辩驳,可参看,然亦可见此类婚姻观念与习俗在民间的起源与演进。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985b4f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