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经典对我的影响

2022-07-13 11:0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文学经典对我的影响》,欢迎阅读!
现代文学,影响,经典



现代文学经典对我的影响

在这学期的现代经典文学选修课中,我第一次系统的接触现代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课同样也是我第一次系统性了解文学经典的课程。通过老师的教学之后,我也逐渐认识了现代文学,虽然理解的不够全面。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它在语言上,用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内容上,是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妇女解放等等。从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情感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而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则是人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文学思潮、创作、批评开始融入世界潮流,女性文学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工人、农民等形象登上了文学大雅之堂。通过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对比分析,特别是与近代文学的历史变迁关系的梳理,通过当时人们在现代文学上的观察角度,我们可以切身投入那个时代,更深刻地品读出现代文学经典的精彩。

通过老师的精彩解说与引导品读之后,在中国现代众多经典文学作品之中,我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感悟颇深。在此之前,我所能理解的仅仅局限于知道《倾城之恋》这部小说是张爱玲最为倾心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对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然而这仅仅是我道听旁说而来的一段笼统性的了解。在通过欣赏它的电影,以及老师对张爱玲小姐的介绍与对她这部小说的个人看法等等进一步的学习这部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之后,我对《倾城之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不再只是把它当做是一本单纯讲述浪漫爱情的少女小说。可以说, 城之恋》并不是一般的爱情小说,而是一篇关于人的存在哲学的小说。

《倾城之恋》的色调接近于作家的创作底色,它透过貌似罗曼蒂克的爱情,展示人生简单而又真切的本相,最后达到对人性的一种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考,具体在小说中又是通过对爱情心理程式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在这篇小说中,作家对爱情心理程式的演绎描写得颇费心智,这是解读《倾城之恋》的关键。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角逐是整个小说的中心线索,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通常被认为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中“爱情程式”对这种模式有重大的影响。

在《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程式是一种接纳与拒绝、肯定与否定交替出现的方式,这是一个呈螺旋式规律上升的爱情程式。小说的结局打破了这种循环,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这一次不再是流苏智取,而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把柳原拉回到她的身边,并使得流苏的心愿成为现实。任何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像: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又以何种方式结尾呢?当然,张爱玲不是我般俗辈,她有着更高明的安排。所谓“倾城之恋”不仅是为了给小说以一个奇峰突起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悖离读者的阅读期待,更重要的是作者由此而使小说所关注的生存主题由隐而显地凸现出来,并使小说的思想容量大大增强了。在小说中,爱情是作为人的一种生存形态而存在的,因为仅仅写爱情或透过爱情写生存确实是不同的两种境界。“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白流苏显然一直考虑的是生计问题,通过一种摇摆不定的爱情模式,她获取了生活的保障。如果不是因为生存的压力,流苏会使自己在这一爱情程式中的表现更加出色,因为毕竟在她看来,柳原还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这也就意味着流苏对柳原的认同并不完全出于经济的考虑,是生存的压力迫使她的行为发生了偏离。范柳原这个明显兼顾了人性的优点和弱点的人,他在小说中的语言透露着他在人性的两种境界之间徘徊的矛盾和痛苦。从浅水湾的那堵墙下的感伤到旅馆里的电话表白,都不是一般地谈情说爱,而是人性的无奈的展示。可以说,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对人的一般性生存的关注,玫瑰色的面纱无论如何美丽,也不会喧宾夺主。


如作者所评价的:“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由于已经涉及到爱情与存在的关系,西美尔的两性理论可以为这篇小说打开更新一层次的境界。他认为,“大量一般性的人类行动形式正是在两性关系的行为方式中找到了其规范性例证”“在这些行为摇摆的二元性中,呈现出拥有或没有的那些经常无法回避的基本关系”

由此,《倾城之恋》的爱情角逐并不仅仅止于以上所说,它有着更隐蔽的含义。白流苏在爱情方式上的不断重复的接纳与拒绝,构成了人的一般生存状态的原型。也就是说,人在生存中与现实构成的这种关系都如这种普遍的爱情程式一样,都表现为一种不断的拥有和失去的基本关系。这里包括我们所执著的事业,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仰,还包括我们每天处理的日常事务,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自然界的现象也莫不如此。这是整个宇宙共有的生命规律。人总是被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作用着,它们一方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又在彼此相互寻找、相互补充。爱情也好,日常生活也好,它们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白流苏何以既懂得爱情心理学也懂得生存的一般定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倾城之恋》并不是一般的爱情小说,而是一篇关于人的存在哲学的小说。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关系的“肯定和否定、给和拒绝的神秘交错”,实际上已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它们只是可任意置换的符号,可替换成人在生存中的无数两极对立的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下,人们的行为表现为一种同时性地抓住和放弃,这里没有完全的拥有和失去,抓住是为了再次放弃,放弃是为了再次抓住。它遍布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这种形式正是在两性关系中得到了最典型和最完美的体现,而这种关系自身已经将生活中或许最黑暗和最具悲剧性的关系,隐藏在生活最令人陶醉和最魅力四射的形式背后。使白流苏最后得到了范柳原,但依照西美尔的观点,这种拥有同时又意味着没有。因为在形而上学意义上人最终都是孤独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只不过是一条通向无止境的道路。所以当初柳原哀恳流苏“我要你懂得我”时,心里是绝望的。而当流苏与柳原成亲后,柳原不和她闹着玩了,“他把她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白流苏不会认为她是胜利者,范柳原也不一定就是失败者。张爱玲借女主角上演的这出戏,实在是道破了两性之间爱情关系的精髓。西美尔说这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生形式,实在不为过。张爱玲的所谓“苍凉”也意在于此吧。

正是通过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学习,我才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学习文学经典,不仅仅是文学经典的理解,也是对时代声音的理解。而我们又能从文学经典中感悟到时代的不同,需求的不同,又能从中得到经验,吸取教训,并为之奋斗。而现代文学经典更是中国读者的文学养料,也为中国与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虽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现代文学经典,但是在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这一门学科上经过老师引导、同学帮助、个人努力之后,我相信在未来品读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时,我会有更多的了解与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f6b8c902020740bf1e9b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