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

2022-05-25 03:0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教育案例》,欢迎阅读!
班主任,案例,教育

班主任教育案例——“三心”转化行为偏差生

德化六中:许瑞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行为偏差生” 。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在我的班级有个女生,初一刚入校门里,穿着很暴露,行为很大胆,跟老师搭话,很大方,入学成绩中等,经过几天观察,上课经常爱睡觉,无精打采的,作业也没有按时完成,经过侧面了解,这女生在小学期间就出去混社会,晚上有去陪酒的现象,仔细观察一下,一到下课就有社会闲杂人员来载她,跟她谈话,一脸不屑不顾的样子,才初一年刚开始就这样,那就不得了,如果没有及时挽救她,可能班级其他女生会受其影响步入岐途。

首先先去家访,第一次去家访,遇到的是她的妈妈,跟她的母亲交流了很久,知道了一些情况,孩子的父亲在外找小三,经常没有回家,一回来要么醉酒就是家暴,一个家庭全是母亲来撑着,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主要精力放在小儿子上,女儿的不良行为,她也没有办法管,从这位母亲口里了解,她女儿以前有优点就是人较善良,为人热情,有爱心。知道一些情况感到吃惊与无奈,家长的态度也这样,告状没有用了,于是就找这个母亲要了她的老公的号码。

第二天到校,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计划,首先先让她离开社会闲杂人员为已任,安抚好她的,让她信任我,一开始跟她交流的时候,她以为我会严厉地批评她甚至做好了请家长的准备,所以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我带她到谈心桌并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请她跟我面对面地坐下。这时,在她那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一丝惊讶与感动,也不那么抗拒了。我从一些生活细节开始入手打开她的心扉,谈到她妈妈养育他们不易,用亲情来打动她,抛出自己的善意,要与她做知心朋友,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她也渐渐信任我了,在此期间我也联系上她的父亲,谈到孩子正处青春期,任其不良发展下去会对孩子的名誉等终身不利,也调动家长的神经,最后要配合老师共同应对孩子混社会的问题,在孩子信任我期间,我就跟她聊人生,讲生活,讲未来,顺便挑拔一下她那所谓的男友,并告诉她考验一下她的所谓的男友,在家长与我共同努力下,她认清不少道理,感觉到她所交的人不是她所要的人,鼓励她走出来时,那社会闲杂人员发出威胁要打她,于是她父亲也行动起来,告诉她所交往的对象是要害她的,在一天下午,她父亲带她上学时,让她先走,那个社会闲杂人员,出手打了几个巴掌,让她彻底清醒了,幸亏她父亲及时赶到,并借助一些社会力量,就这样让她离开了她所谓有爱情,重新正常步入学校生活。

通经过我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她信任我、转变好了,这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感动。她挺聪明的,首先要关爱她让她融入班集体,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聋哑学校等,让她知道自己还是比别人好,另外跟她父母亲沟通,他们也渐渐关注她了,于是现在的她至少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并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上课上辅导班积极听讲,并且萌发考高中的斗志了,最后真的考上高中了,这让我欣喜若狂。通过这件事我也总结了一些转化行为偏差生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三心”——信心、耐心和爱心,具体阐述如下: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

丁有宽老师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他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与行为偏差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促使他们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


师作对。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据心理学家分析,行为偏差生普遍比较不理智,缺少自信心,较少与其他同学来往。他们往拄抱着一种破罐子不怕摔的心理,自暴自弃,对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着逆反敌对的心理。他们最怕也是最恨别人批评他,歧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我们在针对“整”他,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教育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真诚去对待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重扬理想的风帆。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各类学生”。对待“行为偏差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俗话说: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让他们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师权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在感情上接受我们。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获得成功的愉悦是转化的动力

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尤其是行为偏差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各类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行为偏差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三、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行为偏差生自省上进。

转化行为偏差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彻底消除行为偏差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二是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班级体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行为偏差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行为偏差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行为偏差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在品德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多方协作,共同转化

转化行为偏差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行为偏差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行为偏差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法,他们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行为偏差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细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


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以来,“行为偏差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 总之,“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06e300be1e650e52ea99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