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郑愚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作为?

2022-09-21 15: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历史故事-郑愚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作为?》,欢迎阅读!
历史故事,朝代,中国,作为,哪个

中国历史故事-郑愚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作为?

郑愚,番禺人,现今番禺已经并入广州,地处岭南一带。郑愚是唐朝人物,官至礼部侍郎,并写有诗作。

他出身于晚唐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土地兼并加剧,加上连年的天灾和“安史之乱”的折腾,以及寺院经济的横行,农民简直是活不下去了。但是郑愚也是幸运的,他生于岭南一带,就算中原再乱,也乱不到这偏远地区来,剥削也没有那么沉重,毕竟都没几个人愿意远离中原去那时候还没怎么开发的南方,南蛮子生存的地方。 《香山县志》中记载,在相对稳定的局面下,小小的香山岛已经形成了一些名门望族。到郑愚出生时,他家“家世殷富,驺僮布满山谷,皆纨衣鼎食。”有钱了,生活富裕了,自然就追求科考中举,有功名,然后建功立业了。郑愚郑愚,虽然名字里有个愚字,但他却是一点也不愚,唯一愚的便是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操劳为国。 公元837年,郑愚中进士,担任朝廷里的秘书省校书郎,其实就是校订史书和文书的文员,公元860年,也就是咸通初年,授桂管观察史,咸通三年,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施行苛政,竟至官逼民反,朝廷命郑愚代之,任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当时的邕州(今广西南宁)的情况并不好,可以说得上是恶劣,既是天灾,农民吃不饱,又加上南诏国的入寇,岭南东道的兵变,局势笈笈可危。郑愚独力支持,才使得邕州安然无损。 大约在公元876年,唐僖宗晋升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当起了实际上的丞相。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广州,随后又移师直指京城长安,郑愚再度临危受命,被召回京,官拜尚书左仆射(即左丞相),在任3年,病故于任上,没有子嗣。可以说他得到重用之后,不是在地方平叛就是在京城平叛。生活在劳碌奔波之中。 郑愚也是诗人,《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叫做《泛石岐海》“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鬓愁蒲柳早,夜怯芰荷秋。未卜虞翻宅,休登王粲楼。怆然怀伴侣,徒尔赋离忧。”这首大概的意思就是郑愚年少才高,此番离开家乡,是想闯一番事业的,但想到了国家的多灾多难,对此行的未来,忧虑颇深。郑愚是见诸诗史的第一位香山籍诗人,这首收录于《全唐诗》中的诗也是历史上的第一首用白描手法吟咏香山风物的诗歌。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关于郑愚,史书记载中还有一段佳话,咸通初年,他授桂管观察史之后,拜会当时非常有名的魏国公崔铉时,顺便带了自己的文稿请他指教。一来加深与各官僚之间的联系,二来也看自己的写作水平如何,还有哪些缺陷。 但那时郑愚年少轻狂,刚被重用,得以进入上流层面,意气风发,加上本人容貌还行,就穿得比较花枝招展,崔铉见他衣着华丽,以为他只个花花公子大草包,便把他的文稿放在案上,看也不看,只礼貌地留他吃饭。当郑愚离席更衣时,众宾客都以为他自惭形秽而逃席了,没想到他换了一身红色的绣锦,重新回到座位来。崔铉在他离开的片刻,好奇地翻看了他的文章,不由得拍案叫绝,慨叹说:“也只有像他那样的才子,才配得上这身漂亮衣服啊!美人配华裳,才高之人也理应配华裳,一个人的才能完全影响着人们对他的表面观感,不过郑愚就吃个饭,还至于出去换身衣服么?本身的那套衣服就够好了。 作为一个文人才子,且是南方之人,对于茶这个东西可不陌生,郑愚有一首品茶的诗叫做《茶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清雅之气弥漫鼻尖。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63022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