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05-09 01: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欢迎阅读!
年期,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得

——2016物理1班刘明瑞

本章学习的内容针对对象是童年期儿童,一般是指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大致相当于现行的小学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并发展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比较重要,我们需要学习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来更方便的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章首先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儿童的身体以及大脑结构和机能都有相应的发展。

其次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童年期儿童在感知觉,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方面都有相应的发展。譬如说童年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由初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为后期的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初入学的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还不全面,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例如,一年级儿童上学时常常会由于匆忙而忘记带学习用品,这时父母应该多多帮助他,提醒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提出努力学习的要求,要求儿童有意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必要的对象上,有意注意就逐步发展起来。根据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上利用可以引起儿童兴趣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锻炼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使儿童以自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再次介绍了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与教育。学习作为儿童入学后的主导活动,它不同于游戏和劳动,既具有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该阶段的特点:第一,学习的社会性要求。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学校的各项要求得以贯彻落实。在学习过


程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还要学习己不感兴趣但必须要学的东西。总之,进入小学后,儿童开始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渐代替游戏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小学阶段也就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就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不让学生在转折的道路上走偏了。第二,从年龄发展上看,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和幼儿、青少年的学习也不一样。学前期儿童也有学习,但这种学习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是在游戏或其他实际活动中进行的。只有在童年期之后,学习才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但是童年期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较差,内容上讲,童年期儿童主要学习的是有关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参加学校集体生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作为教师应当加强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与行为规范。

余下内容还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以及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学习了这些,我认为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作为孩子心目中的传导者,应从一颗爱心,一份挚情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且做到以下方面:

1.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要尊重理解儿童学习兴趣,创造主动学习气氛,让儿童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完成任务,达到能力的提高。(同样,教师也一样需要有这样的领导者。) 2.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创设一个文明,健康,温馨的心理环境,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自尊心和白信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许多大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无意中伤害了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7bf4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