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2-07-22 02: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解析版》,欢迎阅读!
二首,茅屋,下册,唐诗,最新版

%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后巩固练习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咼者挂罥( 沉塘坳(



唇焦口燥( 大庇天下(

) )

怒号( 沾湿(

2.本诗作者

a

,被世人尊称为“



”,他的代表作中著名“





”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3. 全诗先叙事,后 _________ ,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 _____________ 的博大胸怀。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 通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7.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 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 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 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上。 D.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9.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10.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11. 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什么?

【答案】1.

.h do (2). ju an (3). zh ao (4). zh an (5). ao (6). b i

2. 3.

(1). 杜甫 (2). 诗圣 (3). “三吏” (4). “三别” (1). 抒情 (2). 忧国忧民 4. B

5. 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 6. 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7.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痛惜 8. C

9. 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 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 政治局面,正像是造

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1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 音写成英语字母。对

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 读等。古诗文中的字音还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2. 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 可以,也就是所说的

“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

3.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文章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 屋的焦虑;第二段写

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 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 激越轩昂。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4. 试题分析:考查朗读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题目的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 句法进行句读,不能

出现“破句”的现象。题目的意思是:自己的茅草屋被秋风吹破有感而写的一首诗歌。 据此,答案为 B

5. 试题分析:考查诗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 译,初步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句读时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这句话 正确的句读为:安得 /广厦 /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


6. 试题分析: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通读全文, 理清故事线索, 梳理情节, 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 采用“人 +事”的方

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7. 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筛选和体味作者的情感。 1)筛选“ 八月秋高风,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 洒江郊,高者挂

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句中的动词作答。 2)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 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表达了诗人因茅屋 被风吹破的痛心之情。据此作答。

8.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 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诗人从眼前的屋破漏雨处境联想到安史之乱以 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据此,“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答案为 C

9.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诗篇很多,从 积累的诗词中选取能

体现其爱国情怀的诗句作答即可。

10. 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上下文和主旨分析作答。 “长夜沾湿”, 难以入睡。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 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 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里的“长夜”既指漫长的夜晚,又指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故诗句采用了双关的手法。据此理解作答。

11. 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 来确定诗文的感情

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 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此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的情形,表 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点睛:诗歌言情,是为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做此类题最重 要的一点是: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文的意境来理解诗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揣摩作者的情感。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分析作答。前三段的层 层铺叙,为最后一

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知,诗中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据此理解作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9ef545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