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2022-05-31 18:5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教无类》,欢迎阅读!
有教无类

网络教育“有教无类”



1 “有教无类”的物质基础

三千年的孔子就说:有教无类——教育人不分任何类别。为了这样一目标,他穷其一生,三千弟子而已。为什么只有三千弟子?条件所限的缘故。这样一个大教育家,当时只能让三千人受益。

明初的宋濂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清代,青年书生黄允修向袁枚借书。袁枚把书借给他然后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袁枚借给青年书读,是因为“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现在,一套24册、售价1000美金的彩图版百科全书在国内制作成光盘只需要50美分而15美分,可以得到500本交互式书籍,且很快廉价到花上15美分可以得到5000本。威尔·希弗利《难于置信的光收缩》这样说:“今天,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能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的全部内容从波士顿传到巴尔的摩。

21世纪伊始,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革命席卷全球。这场革命物质领域体现出的是人人皆知的信息技术支撑的计算机工具的革命。精神领域体现出的则是做为人的大脑研究的革


命。而把两者结合,其中最大的最受人关注的最有潜力可挖掘的最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的则是网络教育

中国传统上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为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让世人刮目相看。珍怩特·沃斯《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他们(中国)至高无上的家庭传统是注重子女在学习上的成就。而他们巨额的投资(指花在教育上的投资)将使中国到2010年,甚至可能早在2002年,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虽然2002年的说法是她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中国教育的潜在价值,但至少说明国外对中国尊师重教的肯定。

21世纪,我们迎来了“有教无类”真正能够实现的伟大时代。即时通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具备了存储世界上所有信息的能力。在这个时代,只要让孩子们与网络接轨,就可以使“地球上差不多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即刻获得这些信息。

上世纪末在英国伦敦的、英国电讯公司举办的主题为“建立一个信息通讯社会”远见论坛所作报告列出了“未来学习的多媒体模式”



1 世界上最优秀的专科教师 2 加上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 3 与世界最好的多媒体专家相联 4 采用世界最好的简化模式 5 免费在因特网上提供课程

6 每所学校和企业都建立内部电脑网络



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学习模式啊!它的实现在现在看来是客观的、现实的。这种模式不断加速的运作,必将实现“有教无类”的理想。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时代的所有人会做为一个地球村的村民,迎来“网塾”的教育代。网络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开放、个性化服务,智慧在网上发布,资源不是独占而是共享。这对有教无类教育原则提供了最好的支持。“网塾时代”的到来,克服了工业社会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的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在 网塾里,师生之间跨时空的互动、互育,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又为学生针对自身个性,其所好提供了广阔的开放选择空间,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对教育的个性需求。



2 “有教无类”的方式方法

目前,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尚且是一种追求。因为发展中国家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非常突出,受贫困偏僻、教室师资、费用名额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实现给教育提供信息时代最普通的设备和资源。但是,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网络教育自然也随Internet的发展而同步增长,网络教育也为中国教育开辟了新天地。网络把时间、空间都拉近,特别是对于教育。因此,通过网络,就有可能实现圣人有教无类的梦想。

按目前现有条件,我们列出贫困地区尽可以利用好的网络教育资源: 购买或者支援的软盘、光盘、教材等也属于网络教育资源,非常适合只有电脑没有接网

的偏远地区 基于TCP/IP的基于TCP/IP的卫星外交互通信方式(即利用Internet等上传点播节目,

利用卫星的宽带下传播送节目),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应用,特别适合我国幅员辽阔、通信网不够发达的地区 101远程教育网、中国少年雏鹰网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自2003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各地已经创造出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3种模式。②③④⑤⑥⑦

3 “有教无类”的美好描述

一张张小小的光盘,一个个状似大锅的卫星收视设备,一台台计算机,打破了城乡界限,打开了农村学生放眼世界的窗口,让乡下学生的视野从故乡的山间小路顿时延伸到大江南北、海角天涯

——来自新华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公平的新乐章》

“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洲四海到咱乡。数理化学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通过卫星接收外地优质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af5e1d650e52ea551898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