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思乡的小故事

2022-04-01 18:0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思乡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王安石,思乡,故事

王安石思乡的小故事

王安石思乡的作品有很多如《泊船瓜洲》、《愁台》、《春日》、《到家》、《示长安君》、《葛溪驿》等数十首作品,其中有些成为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千古佳句,有些则默默无闻,但是王安石的作品在文坛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上京任职的途中经过瓜洲于是创作了这首作品。

原文: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王安石是著名的诗人,其创作的《泊船瓜洲》深得后人的喜欢,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古佳句,流芳百世,但是殊不知创作这部作品时,王安石下了多大的心思。上文意思: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中这样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作品期间还有一段典故。

在苏州一户进士家中发现了这首诗的草稿,本来事春风又到江南岸,但是不满意圈掉换成了到,但是又觉得不妥,于是又换成“入”,后改成“满”,罗列了10多种可能,最终从里面挑出了“绿”字,成就了现在的佳作。这就是王安石改字的典故。

王安石名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话出自《泊船瓜洲》,诗人借用“春风”来表现他的第二层深意,当时王安石被宋神宗恢复宰相之位,王安石上京入职,这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重新燃起新希望,就像春风吹过,大地复苏之感。一个绿字将江岸两边的春色描绘的淋漓尽致,极富表现力。

2.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出自王安石的《读史》,这是一首咏史诗,表达诗人对于后人对自己评价的忧虑,在当世当时都难以将一件事表述清楚,更何况是后世呢?古人留下的也只是糟粕,真正的好东西流传不下来的,就像画像再好的画师也画不出其精气神。

这首作品中,诗人忧己忧古人,从而起到警示作用,告诉后人史书记载也不准确,大家要相信历史真相。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在诗中王安石赞美梅花的坚强与高雅,在严寒的冬日,它依然独自绽放。从而情感升华,从赞美梅花升


华到颂扬在逆境中努力奋斗的人,这群人不畏强权,坚持理想,不放弃,奋斗在第一线,诗人给予最肯定的评价。

王安石名句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其出发点是好的,他最终要打到两个目的,就是“富国”和“强兵”,在王安石的坚持不懈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好的效果,加强了北宋封建专制统治,巩固了北宋政权。新法推行以来,大力兴修水利,共修建了17000多处,开垦荒地,垦田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更是针对理财和整军颁布的新法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及恶势力,为百姓谋得了福利。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但是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创新型的全面社会改革活动,处于封建社会的人们因循守旧,很难接受新事物,新想法,而且这次变革严重的干扰和触犯到了官僚地主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攻击变法。守旧派与新法派双双对决。王安石为人刚愎自用,党同伐异,不听取老一辈改革家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意见,最终遭到了严重的抨击,让新法的推行难上加难。

王安石则深陷变法中,不能自拔,他急于求成,对于各方面的考虑欠缺周到。不仅如此,王安石在用人方便有着严重的问题,只要同意王安石变法的人他对认为是一派的,不问其人品,从而引狼入室,培养了一批奸臣小人如曾布,魏继宗等人。王安石只知理财和整军,却忽略了行政改革,北宋朝政千疮百孔,王安石在其伤口上继续撒盐,这显然是不可为的。

这讲内容主要包括22讲,其重点讲述的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功绩。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自幼聪慧,勤于读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年幼时期就能下笔成文,年纪稍长就跟着父亲宦游南北,对基层的人们生活感同身受,这对其的文学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王安石在文学长成就很高,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作品颇丰,其中留下千古名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以至于后人对于王安石的功绩全部归于其在文坛山,却忘记了在政坛上王安石也是一个牛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期节目就是讲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成就,那就是王安石变法又称为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就是根据早年的为官经历,结合社会现状从而推行的一些列新法,王安石位列人臣,官至宰相也成为了一名改革家,但是变法最终失败。在《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个揭秘中,就全方位的透析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得与失,成与败。


王安石代表作元日

《元日》是王安石的另一代表作,其诸多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有很多,如《梅花》、《泊船瓜洲》等都是千古佳作,元日的红火度也不亚于这些作品。《元日》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这部作品与以往的政治诗,咏史诗有着不同的韵味,作品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部作品主要意思是:旧的一年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过去了,春风带着新的一年来了。每户人家兴高采烈的喝着屠苏酒迎接新的一年。太阳高照,人们将去年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

《元日》创造于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期,1067年,宋神宗登基为帝,王安石受到了神宗的器重和信任,最先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后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后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直至宰相一职。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直新年,新春来临,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喜乐融融,王安石触景生情,随即联想到变法后的美好生活,从而创作了这首作品。

《元日》这部作品表面是描写千家万户欢乐过新年的热闹场景,诗句中有爆竹声,家家户户换旧符挂新符,整个画面欢乐且万象更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作品深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推行新法的美好愿景,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整部作品词风欢快,情感积极,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4a2f08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