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智胜厨师的故事

2022-11-05 09: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智胜厨师的故事》,欢迎阅读!
王安石,智胜,厨师,故事

王安石智胜厨师的故事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氏,从小生活在那个地方,在其居住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每上学的时候都会路过这家面馆并在里面吃早饭,街里街坊的一回生二回熟王安石与面馆的老板伙计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照例去到这家面馆吃饭,没想到老板伙计突发奇想要考验下王安石的聪明。王安石点完面后发现久久不见上面,其他比他晚来的客户都吃上了面,这让王安石很是好奇,于是就问,师傅我的面好了吗?伙计不一会就拿了一双筷子出来,告诉王安石,这个面要自己去厨房端才有的吃。

王安石走到厨房后,看在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刚出锅的肉丝面,但是这碗面特别满面汤都要溢出碗外了,师傅告诉王安石说,这碗面是特意为王安石做的,里面有着很丰盛的料和肉,如果能徒手将面端到外面还不撒一滴面汤那么这碗面就不收钱了。王安石听完后就拿起快起,将碗里的面用筷子夹起,然后碗里只有半碗汤了,然后很轻松的就将面端到了大堂,让所有的人都诧异王安石的机智与聪明。 人们对王安石纷纷夸赞,夸赞其为神童。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宋神宗时期其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世称王荆公。王安石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享年66岁,王安石被称为4大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

王安石在21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一直担任着地方官吏,且颇有建树,从此在北宋有着很好的名声。1058年,王安石针对其10多年为官经验第一次提出变法,要求对国家进行全盘改革,但是没有被宋仁宗所采纳。此后,王安石拒绝入仕,朝廷多次征召他依然找各种借口推辞不愿出仕。

1063年,王安石已经42岁,宋神宗即位,因为仰慕王安石的名气,于是重用了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同意变法,此后开始了长达16年的熙宁变法,又称之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由王安石发起,宋神宗做支持的变法运动,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曾被两次罢相,最终辞官回乡开始了隐居生活。

抛去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其在文坛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王安石在诗歌,散文,词都有涉猎,并且有着杰出的成就。王安石更是推动了诗新运动,扫除了宋初的浮华余风,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也有纰漏,他的作品杜绝了浮华,偏向于实用,但是这种对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就远远不够了。

王安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对其个人却是褒贬不一。


王安石的作品丰富,特别是到晚年时期,王安石已经渐渐趋向于山水田园诗人了,早期的王安石作品以政治诗与咏史诗颇丰,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王安石辞职回乡开始了隐居生活,此后的王安石流连山水间,沉醉于大自然中,此时的作品也大都是写景,写物的,菊花作为文人骚客的诗中常客,王安石怎么能不参与呢? 咏菊一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咏菊二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王安石咏菊诗有两首,其中有第一首较为有名,并且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个典故。话说一日苏轼前来拜访王安石,发现王安石的桌子上放着一篇作品名叫《咏菊》,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就嘲笑王安石莲最基本的常识也不知道,菊花是属于草本植物,开花后花瓣是枯干而不像其他花朵是以凋零结束的。所以苏轼就在其原句下面提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到苏轼的诗句后心中也暗自笑话苏轼,认为他观察不够细微。

王安石的咏菊其实是有典故的,来自《离骚》中,离骚中就说了菊花有落英,时隔多日后,苏轼和朋友闲聊饮酒时才发现了这个真相。

王安石的作品均喜欢引经据典,可谓事注重实用性的,他摒弃了浮夸之风,少了点艺术格调,但是却来的更加朴实与贴切。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45201b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