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在各种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22-04-29 15: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动物行为学在各种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行为学,畜牧,实践,动物,各种

动物行为学在各种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动物行为学论文精选热点范文10篇之第七篇:动物行为学在各种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应 动物行为学 Ethology 是专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 最早是由于人们对动物行为的好奇心而开始关注和研究的。动物行为学以研究动物与环境和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其它生物的互动等为主要内容, 并在研究动物行为本身、行为维系群体的作用、个体发育进化史、行为的控制及社会性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扩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才将其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起来。目前, 动物行为学已逐渐与多个学科发生了相关性, 在国外动物行为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畜牧学中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近些年来, 物行为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关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 许多行为学原理被应用于各种畜牧生产实践中, 尤其在动物福利养殖方面应用优势变得越加明显。

1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 人类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 就开始注意观察动物和它们的行为了。然而, 到最近200年来才开展了对动物的行为的系统科学研究。 人类对动物行为学研究经历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早在旧石器时代 34000~10500年前) 及文明狩猎阶段, 为了增大获取猎获野生动物的概率, 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动物的活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以及动物家养的开始, 人类为了生产实际需要开始有目的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规律, 为动物家养积累经验。 1718世纪, 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 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如德国人约翰 Johunn Pernaller 研究了不同动物的行为差异, 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迁徙等方面内容, 为以后行为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 随着对动物行为的观察研究的深入, 行为学理论已经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 动物行为学研究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把动物行为学与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其他分支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的阐述了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和发育。并且将行为学进一步细分为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生态学。




行为遗传学是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行为的遗传基础。1960年, 美国学者Thompson第一个总结了有关资料, 写成《行为遗传学》一书, 从而宣布行为遗传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其后, 相关研究大量涌现, 专业期刊《行为遗传学》问世。1967年, Benzer第一个通过人工诱导和选择的方法得到了果蝇的行为突变体, 从而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从此以后, 行为突变体的研究很快在果蝇、线虫、草履虫、细菌及其他生物的研究中大量开展起来。目前, 已在分子水平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作行为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转移的研究。行为遗传学为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对于阐明行为遗传的规律和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生态学则与行为学最为紧密相联, 行为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进化意义, 在理论及方法论方面是动物行为学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进展。Lorenz K对鸟类社会行为的研究、Tinbergen N 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 以及Frisch K V对蜜蜂社会行为的研究, 奠定了社会生态学的基础。行为生态学主要涉及到取食行为生态学、防御行为生态学、繁殖行为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时空行为生态学 (如栖息地的选择、定向和导航、巢域和领域现象等) .1975年, Wilson E O出版了《社会生物学》一书, 系统地介绍了这门学科的观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社会生物学把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概念应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 又把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和进化沦加以综合, 提出了内在适合度和亲缘选择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把社会行为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动物行为学与动物福利 动物行为学与动物福利是相辅相成的, 也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动物福利是动物行为表达的条件, 动物福利及评价方法也依赖于动物行为。通过动物行为了解动物的适应性和现代家畜品种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为动物福利学提供客观依据。动物行为表现是检验动物福利条件的最直接证据。同样, 动物福利为行为学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空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报道和资料表明, 许多动物行为学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发展、验证和广泛的应用。尤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关注动物福利及动物福利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一种新型技术壁垒时, 更加显示出动物行为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动物福利推动家畜福利饲养发面的重要作用。 我国动物行为学研究起步较晚, 而且多集中在动物行为生态学中行为原因和功能的研究方面,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也还未运用于具体实践中。但也作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3 动物行为学原理在福利养殖中的应用


国外早已从开始的动物行为纯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生产应用, 并将最新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本国的动物福利养殖及动物产品生产实践中, 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对现代集约化养殖方式和工业化养殖方式进行了改进, 旨在既能满足家畜生理、心理、行为需要, 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成本。比如改进笼子的格式和扩大笼子空间 (每只鸡保证占据800平方厘米) , 给鸡只提供行为表达的基本条件。近几年发达国家, 采用移动式鸡舍在草场轮牧养鸡只, 但由于生产性能低和营养不达标而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随着国际贸易中"动物福利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进出口的压力日益增大, 国内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和个体户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养殖问题。根据行为学原理, 将传统养殖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完全满足了家禽生理和心理福利及行为表达。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荒山等自然资源, 实行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放养鸡自由采食植物性饲料 (草籽、嫩草) 和动物性饲料 (蝗虫、螟虫) , 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补料, 最终的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4 结语 动物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各种生理需求和欲望, 行为是动物表达感觉的肢体语言;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知, 有痛苦, 有恐惧, 有情感需求。但是在现代集约化生产条件下, 家畜饲养在全封闭的舍饲中, 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 定时为动物提供营养全面的全价配料, 这些家畜、家禽生活环境单调, 事物的均一, 甚至利用激素催情、人工受精, 动物在相同的时间发情、分娩, 现代家畜、家禽成为了生产肉、蛋奶的机器, 使得丧失了许多原本存在的行为, 或者说丧失了表达那些行为的环境条件。现代养殖模式违反了动物天性, 或者动物天性的表达收到了人为的阻碍出现行为异常或行为规癖, 导致动物福利状况恶化, 直接危害动物生理和心理健康。家畜福利下降直接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能量损失、代谢增加、饲料转换率低, 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会严重影响其畜禽产品质量 (出现PSEDFD肉) , 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伴随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待动物观念的逐渐改变, 人们的营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 以及世贸组织和动物卫生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积极推进"动物福利"技术标准并逐渐成为一种技术壁垒, 人们越加关注动物福利问题, 动物福利为行为学科提供了广泛应用空间。这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福利养殖 (生态养殖)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也是畜牧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04204c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