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05-08 13:0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古诗词,苏轼,端午,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516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

银塘朱槛鞠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徐君猷: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当时黄州知州。狱草烟深:

此句和下句的意思是黄州百姓安居,政治清明,监狱里没有罪犯,庭上少有诉讼。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词的上阙先描写自然,再转到议论民俗生活,描写沉浸在浓郁端午节日气氛中的黄州呈现出一派清新生平的气象。

B.词的下阙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苏轼与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谊与痛快淋漓的才思。

C.“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三句承上启下,由咏景转向写人,将欢欣谐趣的苏轼和徐君猷描绘得十分传神。

D.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写端午风俗,欣赏自然风光,实则借题发挥,赞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称赞他使民安乐的功绩。

16.“天气尚清和是上阙的重点,有何精妙之处?请作简要赏析。(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结尾,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和感召着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月亮这一意象备受古代文人墨客青睐,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两次用到,“___________”借用月亮发出疑问,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___________”一句则借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 15. A

【解析】议论民俗生活错。这首词的上阙主要是记叙和描写黄州端午节的生活习俗,对此,词人并没有发表任何议论。

16. 天气尚清和高度概括了前面四句所描写的意境。既包括了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两句中所描绘的五月百色争妍的风景图,又包含了兰条荐浴,菖花酿酒端午民俗生活。(2分,答对高度概括前面所描写的意境”1分,简要分析1分。)描绘出一个清新、和美、升平的政治清泰的社会环境。2分,答出清新升平”“政治清泰”1分;社会环境”1分。为全词的点睛之笔,为过渡到写人作了很好的铺垫,起到了承递作用。2分,答出承上启下”“铺垫”“过渡等即可。)

【解析】词的上阙天气尚清和一句为点睛之笔,将上述四句的意境概括天气尚清和,说明徐君猷治下的黄州一切都是清新的、和好的、升平的。上阙结尾以天气尚清和收束,收而未尽,为下阙留出余地,正好是下片起句好将沉醉酬佳节的过片句,由咏景而转向写人,起了承递作用,景情融合。

17.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3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结尾,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和感召着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这个情景设置,给出了作者作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就能够很快地得出答案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2)根据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所给出的信息,峰峦如聚给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波涛如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因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5b6112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