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2022-05-28 15: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欢迎阅读!
语文,运用,有效,案例,小学

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周圣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而使微课程名声远播.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探索中不断地改革和进步。近几年来,在国内,与微课相伴而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线,国内微课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源建设模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2012年胡铁生老师一个课题立项《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为全国重点课题) 2013年有22个课题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办立项,微课研究发展迅速,微课的实践红红火火。在“微课”浪潮的冲击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改变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态度。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则要求“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微课赋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的含义,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微课和语文课程结合开发,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微课的选题与制作是就教学的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进行,内容聚焦,时间仅5-8分钟,所以可以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就能突破难点。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明确文章主旨、培养写作兴趣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一部分学困生可以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而班内的优等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后拓展,提高难度。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考研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和提高。由此可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微课的出现,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为58分钟。“微


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从微课的特点、应用出发,进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这样的目标: 1通过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习方式。

2)提高教师微课制作的水平,建立小学语文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的共享。 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开展:

1)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根据学生学情和课文类型的不同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课方案。 3)如何恰当选取语文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 4)研究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的策略。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810月到201811月) 1.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网络资源的学习,了解微课相关知识,学习制作微课的理论。

2.结合教学实际,研究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812月到201911月)

1.研究初期(201812-20195月)完成当前本校语文教师对微课知识的了解及微课制作和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研究中期(20196-8月)微课运用的案例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 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类型的不同,设计制作微课视频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2)调查比较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收集资料,并思考微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修改教学案例,上传优秀案例资料等。

3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题实践研究,每月集中一次进行研讨,整理案例资料,进行反思,并撰写阶段报告

3. 研究后期(201299-201611月)参与研究教师撰写并上传论文,录制并上传微课视频。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912月到20205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并完成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并推广实验成果。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查阅有关“微课教学”和“微课创设”理论的文献基础上,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创设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其中教师角色的作用。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语文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生使用微课的感受等。




3)行动研究法:了解教师制作微课中遇到的困难等。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部分自学能力差的同学的观察,采用微课学习后,是否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以及促进其自学能力的提高。

5)经验总结法: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分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 语文教师对微课知识的了解及微课制作和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 2.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调查 3.呈现几节课题研究的优质微课视频成果。 4.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5.撰写有关的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a0e691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