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译文、赏析

2023-01-12 11:0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
孟浩然,建德,译文,赏析,原文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译文、赏析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作者简介 ]

孟浩然 (689--740) 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 260 多首,多 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 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 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 《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 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 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 以并驾齐驱。

[注释 ]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 (今属浙江 )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 “水中可居者曰 洲,小洲曰渚。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旷,空阔的意思。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 译诗、诗意 ]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 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 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

[赏析 ]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 段江水。这


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 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 “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 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 “移舟泊烟渚 ”,“移舟 ”,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 “泊”,这里有停

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 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 “日暮客愁新 ”, “日暮 ”显然和上句的 “泊”、“烟”有联系,因为日

暮, 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 “日暮”又是“客愁新 ”的 因。 “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 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

“日暮 ”会撩

起“客愁新 ”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 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君 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 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 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 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 天地之中。所以

沈德潜说: “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 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旷”

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 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近 ”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

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 “客愁新 ”,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 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 什么呢?似有一

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诗人 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 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 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 …… 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江清月近人 ”,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 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 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 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是的,这 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长地表现出 臼暮客愁新”吗?入禀七情,应 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 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

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赵其钧)

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

“低”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a27d0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