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师版

2023-03-01 21: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旅夜书怀教师版》,欢迎阅读!
教师

沭阳县华冲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旅夜书怀 杜甫

主备人:荣佑军 审核人:杨光旭

一、复习检查

杜甫诗句填空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导入新课

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旅夜书怀》



三、目标展示

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读诗歌内容。 2.当堂背诵

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四、预习提示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提示:注意阅读的思路(写景,叙事)

五、解惑新授

(一)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一看标题

本诗是在旅途之夜抒发的情怀。提示了写作时间。 二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诗圣” 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杜工部集》

三看注释



1


沭阳县华冲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苦的。 四看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二)再读诗歌,鉴赏手法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星 、平野、月、江 2、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 孤弱的细草

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 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 对抗着漫漫长夜。

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

明朗的月空,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孤独 冷寂 雄浑 阔大

3、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运用反衬的手法,用雄浑、阔大的意境,反衬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怆心境。

4、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声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

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 ;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比喻的手法,以一沙鸥自比,表达了漂泊孤零的感慨。 六、达标检测 1、当堂背诵全诗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5e525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