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2022-04-25 14:0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道之行也说课稿》,欢迎阅读!
之行,大道

24.《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兰台中学 刘苹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课。本单元收录了四篇文言文和一篇诗歌,大多讲述了一种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

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字词和语法; 2、正确翻译全文,背诵并默写全文;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激发学生 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同时领会文意。(本单元教学中要求突出朗读,让学生养好诵读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激发学

生树立远大理想,升华思想的基础)

难点: 1、如何理解“大道”“大同”的含义;

2、联系,引导学生思考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

无相似之处。(两篇文章相较,使得学生可以在对比学习的基础上,加深课文含义的理解,更正确地掌握文意,并且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对比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定得字词,

这篇文虽内容较艰深,但篇幅较小,仅107个字,所以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出现

的情感,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所以,学校这篇文章,要让学生理解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认识这一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三、说教法及学法:

这篇文章,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点拨、读书指导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点拨,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文章内容;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而对于一些开放性题目,运用探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在学法上,我主要运用朗读、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由于这是一篇简短而精致的文言文,所以,对于它的学习,重点我将放在朗读上,通过反复的朗读以达到成诵的效果;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古文的讨论,则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这篇文章我的大致安排为:导入——朗读感知——疏通文意—句段赏析——文章研读——拓展这六个环节。

1、导入由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导入新课(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都有一个美好的期待,陶渊明心中有一个世外桃源,孔子心中则有一个大同社会,那么这个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异同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大道之行也》

2、朗读感知朗读:通过范读、自由朗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粗略感知文章内容。 3、疏通文意: a: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试着自己翻译。

b:同桌之间相互翻译。 c:点学生逐句翻译。 d:老师点拨,纠正。

e: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读全文,进行巩固。

4、句段赏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选择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谈谈对该句的体会,然后让其他学生听取后做评价,最后老师小结。

5、文章研读:研读部分,我主要是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文章的内容。 所以我设置了四个问题:

a“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大道,大同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点拨: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b、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



c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

"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d、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

方?(点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和睦共处等)

6、拓展:让学生说一段话描绘你心中的理想社会。



7、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3000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0字以上。


五、说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11326caf1ffc4ffe47ac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