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内部关系建构

2022-04-14 11:2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内部关系建构》,欢迎阅读!
建构,网络时代,社群,粉丝,内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内部关系建构

作者:孔子璇 陈子艳

来源:《传媒论坛》2019年第15

要:从2004年《超级女声》选秀开始,慢慢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出现崭新的歌迷组织。2005年疯狂为偶像投票、拉票的玉米笔迷们也多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粉丝圈的成员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线上实现即时沟通,社群成员的参与度不斷深化,内部组织关系得到重构。 关键词:网络时代;粉丝社群;内部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5-0-02

张嫱在《粉丝力量大》中指出,今日的粉丝不再是传统大众媒体之下模糊、被动消费媒介内容的群体,网络解放了媒体机构和观众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使得群体的力量真正爆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点对面单向的信息分发方式,原本被动而又分散的粉丝个体得以聚集在同一网络平台之上进行交往与互动,由此塑造出新型的虚拟社群。霍华·里恩戈德在《虚拟社群》中提出会有一种新型的社群产生,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将人群聚集在线上。网络粉丝社群正是因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和信息互动的群体。

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粉丝社群在网络时代的繁衍生息,粉丝群体强大的创造力、生产力和传播力在网络时代充分显现。web2.0时代的网络粉丝社群不再仅局限于电脑网页端的交流,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将线上线下以即时通信的形式接入共同的场景之中,粉丝个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追星不再是属于粉丝个人的单独行为,粉丝在社群内部的传播、交流和互动中构建出新的成员关系。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分析网络时代粉丝社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构的。 一、对粉丝身份的认同建构身份属性

粉丝对于偶像的崇拜与追捧,实际上是对偶像的情感投射,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寄托到偶像身上,当偶像成功时分享偶像的喜悦,当偶像失意时分担偶像的忧愁。网络的高容量、开放性和交互性提供给更多的粉丝个体参与、共创粉丝文化的机会,粉丝社群的出现消解了个体之间的空间距离,隶属同领域的粉丝得以汇聚在同一网络平台之上,对偶像的言行做出集体化的响应,大大缩小了粉丝群体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统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帮助粉丝强化其对粉丝身份的认同,同时将人群进行有效区隔,使社群中的粉丝可以更好地辨认出自己人。例如,小鲜肉蔡徐坤的粉丝在微博上为偶像打榜时会加上#悦游蔡徐坤十二月刊##KUN的蓬蓬时刻#等话题标签。新加入社群的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3831c6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