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2023-05-02 15: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诵读《锦瑟》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欢迎阅读!
锦瑟,中册,统编,古诗词,诵读

《锦瑟》李商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李商隐诗两首 瑟》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唐代的诗歌,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在《李商隐诗两首 瑟》这首诗中,作者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等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联系李商隐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中表现出的情感,进一步了解“用典”这种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二、说学情

高中的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学会了在彼此的合作、探究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认识问题不够深刻,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与初读上,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还在培养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和优势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适当地点拨学生要学会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挖掘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疏通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能够分析诗中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使用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前半生的追寻,对当前朝局的不满和愤愤不平,以及悲伤无奈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 疏通诗意,能够分析诗中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使用效果。

难点为:体会作者对前半生的追寻,对当前朝局的不满和愤愤不平,以及悲伤无奈之情。 五、说教法学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将会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课前提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李商隐的哪些诗歌?”学生能够回忆出以前学习过《夜雨寄北》《无题》《贾生》等诗歌。接着,我会趁此机会导出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这样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他们与课文的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因此,在本环节学生首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我会着重强调“五十弦”的意思是:传说古瑟有五十根弦,后来的瑟多为二十五根弦”,“春心”的意思是: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惘然”的意思是:迷惘,茫然。

在解决了生字词问题之后,学生将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作者在诗中借用庄周梦蝶等大量典故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这样的设计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和读,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疏通文意,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深入研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因此,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问题“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典,你能说说作者用到了哪些典故,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话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庄周梦蝶的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完全忘记自己是谁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杜鹃啼血的典故是指,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话运用了蓝田日暖和鲛人泣泪两个典故。蓝田日暖的典故是:蓝田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以远观而不能在近处触摸到。沧海珠泪的典故是:李德裕曾为唐武宗时宰相,他担任宰相一职时,攘外安内,建功立业,而后李德裕死于珠崖郡,是滨海产珠之地。古又有传说,此处有鲛人哭泣时流下的眼泪能化为珍珠。学生只有弄清了典故的内容,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本诗,并为学生播放介绍李商隐生平的视频。视频播放完毕后,我会提出问题:“结合李商隐的生平经历,理解作者想借这些典故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后,可以得出作者借庄周梦蝶的典故写出了自己前半生的迷茫,借杜鹃啼血抒发了自己的愤愤不平和哀伤之情。借鲛人泣泪和蓝田日暖的典故表达对李德裕的悼念之情,同时也暗含当时朝局斗争激烈,而作者自己却被冷落,得不到重用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悲伤、对朝局不满的情感。

到此,学生得以理解作者的情感,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得以突破。 (四)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会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作者,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选择隐居山中还是继续在朝中任职?说说理由。这样的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五)小结作业

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所以小结至关重要。我将和学生共同有感情地背诵本诗,结束课堂。并布置这样的作业:以“我所知道的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3ff5ab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