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初探

2022-12-08 20: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初探》,欢迎阅读!
集权,初探,管理体制,财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初探

作者:顾英臻

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0

要: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对企业集团来说,加强财务管理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集团化经营一体化早已成为一种趋势。纵观天下,全球500强中有80%以上都建立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整体运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模式的发展呢?

关键词:集权式 财务管理 模式 发展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不同于单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好分权和集权的力度,始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当今市场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控制的一种主流方式。本文就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集权制为主导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利与弊

在风云际会的商海里,世界上大部分企业集团都推行的是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这种模式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为什么大家都倾心于这种模式呢?这种模式又有什么利与弊呢? (一)利

1.能提高企业集团财务运作效率。母公司高瞻远瞩,科学决策,能更好地监督子公司的一切财务状态和行为,确保资金管理有序而高效,保证财务执行过程中的均衡发展。

2.改善各自为政、意见不一的局面出现。一个企业集团,必须要有能适时决策、适度决策的领导层,在财务管理上的高度集中,能够提升核心企业的驾驭力,将局部利益最大化,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3.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及合理分配。母公司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对各部分机构的运作了如指掌,能及时并合理调动分配资金,整合财务资源,优化资源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子公司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由于长时间被告知如何做,导致子公司的领导层只,而不会想,在执行过程中其创作力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当然,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2.信息交流闭塞,导致母公司决策时可能考虑不周。信息没有及时互动,就会使得母公司对基层信息掌握不全或失真,极可能对当前形势判断失误,影响决策的科学性,甚至会导致决策失误。

二、集权式财务管理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企业集团都处在发展初段,高层领导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方略还不能被其他成员认可和贯彻,思想和认识还没有高度统一,所以必须要母公司对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监控和管理,这就有了集权的概念。那么,目前在我国中财务经营的集中式管理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没有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度

相对集权财务控制模式是一种集权分权结合型财务控制模式,是集权基础上的分权,且偏重于集权。但具体哪些权力该集中,哪些权力该分散,在多大程度上集权与分权,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企业集团来说,并不是每项决策权都必须集中于集团总部的,也不是所有的权力都适合下放的。 (二)资金控制乏力

目前企业集团的资金控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企业集团资金条块分割严重。一些企业集团仍未超出以某种契约关系为联系纽带而进行资本营运,其实质仍是行政命令虚拟的企业联合形式,集团内部各成员仍严格划分势力范围,较难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难于发挥大集团大资金的作用。二是企业集团存量资金盘活效果差。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产值、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重投入、轻产出的惯性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可供盘活的资金账面金额大,但实际盘活余地少,从而影响到存量资金效果。 (三)预算控制不够完善

预算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要,不少企业认识到预算的科学性并在实践中推行了预算控制,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好,企业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 三、解决策略 (一)制度建设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为了分析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其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行,母公司还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细心组织,以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为原则,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进行编制。 (三)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雄厚和复杂,企业集团各单位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安排,从资金筹措、投放、调配到资金收益的产生,实施全过程管理,应对下属子公司应收帐款管理和对货款回笼的考核,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投资管理

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长期投资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和决策程序上的监督作用,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率的资本回报结构。 (五)合理分配集团公司利益

首先,母公司对子公司应建立一套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包括定量指标考核和定性分析。其次,在集团核心层与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间税后利润划分应根据自身实际,既着眼于集团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经济责任考核的落实,又着眼于集团内各实际利益和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有助于调动各公司的积极性,又保证集团公司税负最低、效益最大。◆

参考文献:

[1]王琳编,.管理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9. [2]李海波,主编.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1.

[3]王松中.华会计网校[J].试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分权制与集权制,2006-9-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8dd19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