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和我》课后作业

2023-03-21 15: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滹沱河和我》课后作业》,欢迎阅读!
滹沱河,课后,作业

作业:

推荐阅读《苦香的,柳笛声声》,从任意角度写一篇赏析。

苦香的,柳笛声声

牛汉

我的家新搬来这个少有闹声的远郊区,心境顿然趋于安静了。这几天深深地陶醉在西班牙散文大家西梅内斯的《小银和我》的明净而带有一些寂寥的乡情之中。沉醉的同时,不知何故,油然地使我想起失落久远的故乡和童年,而且想到了凄清的柳笛声。在耳朵里,不,在心灵里,梦一般飘来了柳笛长长的声息。此刻它正在幽幽地响,在心灵里撩动。这几乎忘却了的乡音,听起来似乎很遥远,又很近,越听越响亮。它显得异常欢欣,因为飘荡过千山万水之后,才找到了我这颗它眷念的心灵。

柳笛或许是人世间最简单的笛声,只有一个音调,一个不变的节奏,但它又是人世间最纯净而富有魅惑力的声音。童年时,它让我迷恋,半个多世纪骚响地过去了,各种声响敢说都听到过,但只一个音调的柳笛,幽幽的雾一般缥缥缈缈的声音却是我一生忘不掉的一些声音中最奇特的一种。它张着强大的翅翼,穿越时空不息地飞翔着。

我的故乡在苦寒的雁门关内,春天是寂寞的。但到了农历三月天,滹沱河边的柳枝变软变绿时,就能听到此起彼落的声声柳笛像纯白的杏花似的绽开在空旷的荒原上。笛音因柳枝粗细而有低沉与尖细之分。不论尖细与低沉,那声音都散发着苦香。当你把柳笛抿在两唇间,舌尖顿觉凉滋滋,清爽极了。从柳枝沁出的碧绿的有黏性的液汁使你的口腔充满了苦味的清香。这苦香味只属于柳笛。那就鼓起胸膛吹吧。吹柳笛必须使出全生命的力气,而且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变成了一管细长的柳笛。笛音只不过是借着柳枝的细管吹出生命的青春的气韵而已。于是笛声浸透了少年的血热与柳枝的苦香。

最使我难忘的是,当我把柳笛吹裂,笛音变哑了,只好恋恋地把它弃掉,但是唇舌上留下的苦香味仍依依不舍,半天不会消失。这一天你不论说话,不论哭笑,不论唱小曲,你的声音都带着柳笛的苦香味。柳笛多情。

柳笛的苦香而带有黏性的声音,半个世纪过去了,仍幽幽地飘响在我的心灵上。它的附着力特强,如故乡的胶泥地。真希望我的生命再变成一管细长的柳笛,布满裂缝的生命,即使吹不出圆润的笛声,也能向人世间吐出些生命的热血气与柳笛的单调的苦香味。 真的,写诗太像吹柳笛。

(选自《中外名家随笔散文精选·中国名家散文》 品读赏析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思乡散文。作者并没有空泛地怀想,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意象——柳笛。这是和苦寒的家乡雁门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笛声自然地“找到了我这颗它眷念的心灵”“浸透了少年的血热与柳枝的苦香”“苦香”一词,真是神来之笔,既是生活,也是心灵。末尾一句点题,浸透了作者一生的甘辛,把思乡之情升华到精神层面。

作者对柳笛的描写,可以说是形神兼备的。当滹沱河边的柳枝变软变绿时,就能听到此起彼落的声声柳笛,有的尖细,有的低沉。“不论尖细与低沉,那声音都散发着苦香。当你把柳笛抿在两唇间,舌尖顿觉凉滋滋,清爽极了。”这是写形?写神?都是。作者巧妙地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了。于是,我们既听到了柳笛“像纯白的杏花似的绽开在空旷的荒原上”的乐曲,又“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变成了一管细长的柳笛”我们已经分不开笛声浸透的“少年的血热与柳枝的苦香”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a4dd8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