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2023-02-16 20: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欢迎阅读!
备课,集体,开展,如何



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对一所学校来说,集体备课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新课程也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进行合作探究,以便发挥集团整体的最大优势,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合作研究探讨的集体备课应该成为也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亮点

集体备课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备即只是对文本的准备,而应扩展为更深广的内容。它应包含有开学初的具体计划、期末的总结提升、学生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的研讨等。而教学内容的研讨,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备课,还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目标、教与学的操作程序,称之为教学设计可能更为准确。

何为集体备课,其意义是什么?集体一词既是社会学里的概念,也是政治学上的概念。集体备课的提出由来已久,最早追溯到什么时候,我们今天不去探讨。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集体备课既是教改的产物,又与过去所讲的集体备课有着本质的区别。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由此可见,教学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教育这个社会次级群体的共同愿景。集体备课的意义是:有助于教师教学信念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助于教师合作关系的构建;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

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备课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已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与认可,作为教师个体,由于年龄、学识、思维诸方面均存在差异,对各流派教育理论的看法,教学技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也不一致,如何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集体智慧这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可以整合人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但如何把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我个人认为应建立一个流程,遵循四个原则,解决四个问题。 一、集体备课程序流程

1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主讲人负责集体备课的主持、策划,主讲人根据个人事先备的教案情况,每人进行说课交流评议,会商出最佳教案。 2选择内容。参与备课的教师要提前几天的时间确定备课内容,以便让参与备课的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搜集各种信息,为集体备课活动做好准备。

3研读教材。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对备课内容不仅认真进行研读,而且要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教法、设计学法,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初步提出教学过程的整体思路。然后由一位教师执笔撰写出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

4操作实践。参与备课的教师按照集体备课教案执教。在使用教案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求最佳效果。

5、反馈总结。教学之后,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总结得和失,认真撰写教后记,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下一次集体备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1、合作性。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1+12的效果。

2、实效性。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服务,为教师课堂技能达标服务。 3、研究性。要用研究者的视角去参与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让研究活动渗透到集体备课的全过程,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参与备课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4、创新性。集体备课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赋予集体备课活动以生机和活力。没有创新,集体备课活动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和价值。要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集体备课活动,用创新的思想来解决集体备课中的问题,破解教学中的难题。 三、解决四个问题

(一)集体备课成员应有而来。因为集体备课是通过教研组或备课组个人————个人的备课过程而完成的,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应就所备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然后通过集体的智慧加以取舍、完善、总结,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二)集体备课应是立体全面的备课。备课时既要备教学内容,又要备教学手段和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方法、备作业、备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一教案、作业、检测和进度,以便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三)坚持集体备课,施教时又不失个人风格。集体备课内容最终还是要依靠单个的教师完成的。所以集体备课,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发挥个人保持自己的特长,形成风格与特色,有所创新,自成一家。

(四)集体备课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学改革和社会迅猛发展,学生情况的变化,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等,都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集体备课必须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作出充分的预设,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新情况,认真地分析其原因,完善备课的方式和方法。

集体备课是个人智慧的整合形成集体智慧的过程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备课形式,需要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探讨交流,取长补短。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帮助执教教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增强教学效果,使得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得到提升。 附:集体备课流程

四定——个人课——主讲人和同伴交流研讨——形成最佳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评价——改进教学方案——再实践或形成教学案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aefafe04a1b0717fd5dd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