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2022-12-08 15: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欢迎阅读!
江南,才子,四大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文征明生于1470年,家世武弁,从他的祖父开始以文显,他的父亲文林在1472年中进士,后任永嘉知县。文征明少时便享有才名,但是在科举上却颇为坎坷,自1495年到1522年期间,他十次应举均落第。1523年,文征明五十四岁,得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了吏部的考核后被授为翰林院待诏。此时的文征明书画已负盛名,因此在翰林院中遭到嫉妒与排挤,四年后辞归出京,回苏州定居,不再求仕进,而潜心诗文书画。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求其诗文书画者络绎不绝。1559年,文征明去世,享年九十岁,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在书画上的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堪称全才,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沈周一同开创了“吴派”。在诗文上,文征明与祝枝山、唐伯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文征明主要作品有《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等。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书画风格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 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





1 2


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仕途坎坷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 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cf2d02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